咏竹

咏竹

二后散文2025-07-23 06:13:21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又被称为“四君子”。竹子不仅在古今的文人官宦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就是在衣衫不齐食不饱腹穷乡僻壤中生活的老百姓也素来偏爱竹子,在门前屋后栽上几株修竹不光是祖辈的言传身教,而且是教育子女生活做人修身的必修课。大文豪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因为是山里人的缘故,我也喜欢竹园、竹子。小时候总爱在竹园里做迷藏,帮大人捡拾风中剥落的笋叶,用弹弓射杀林中休憩的斑鸠。就是在月朗星稀的夏夜,伴着习习凉风感着淡淡芬芳,走进竹林倾听叽叽喳喳的鸟鸣,追寻闪闪烁烁的萤火。竹林里记忆了大伙爽朗的笑声,留下了童年无尽的乐趣!参加工作娶妻生子以后,小小的阳台上,也一直栽植了一盆佛肚竹,虽无满眼碧绿,也无诱人芳香,却为陋室增色不少,更为主人养眼排忧。
改革的春风一样的沐浴着家乡的竹林。这里的政府已经把兴竹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组织大家扩大规模,外出学习;吸引外资,兴办工厂。在竹制品加工销售上大作文章,把群众增收放到第一位。竹子不仅靓丽了家乡的青山绿水,而且带动了意料之外的旅游业,成为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竹子全身都是宝。东坡有言:“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依靠老祖宗留下的家业,走科学发展之路,丰山绿水,造福乡里,这样英明睿智的领导值得称赞,也无愧于竹。
竹尽其才的同时,也折射出自身高风亮节的人性光芒。她虽无牡丹之富丽、松柏之伟岸、桃李之娇艳。但她却有虚心文雅、中通外直、宁折不屈、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她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我,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一尘不染地把身躯奉献给人民,成为人们取之不尽受益无穷的精神财富。
喜欢竹子的人们,即是虚心、正直、清纯的化身!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