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我们同行

庄子与我们同行

挖泥船散文2025-03-25 04:04:08
古之贤人大都备受煎熬,也许劳其筋骨,空乏其身的天意,就是要增加其所不能的真功夫,以担负起未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责任。大禹小腿上的毛都被艰辛的治水工作给累的掉光了,孔夫子还在历史镜像的陈蔡之间啼饥号寒,老杜也仍然在风雨中为庐破茅飞而悲歌……同样地,一生潦倒以寓言影身世警世人的哲人——庄子,也在用他惊天地泣鬼神的如椽大笔,为我们书写着励志人生的精彩故事。
辙坑之鱼和护腐鼠肉的故事,是否就是他自身生活状况的一种无意识流露呢?有穷人向富人借粮,富人说待到秋后收获了多借给你点,现在别借了。他自然不管饿死个穷人就是三两天的事。惠子怕庄子的拜会对自己的职位造成旁落之害,想要拒绝他。庄子则以寓言明志,说自己根本就看不上猫头鹰视作金宝豆的腐鼠肉,即便当了高官享有厚禄又怎样,那也不过是一只暂且被饲养着的一只祭祀牛而已,何必要惊恐非练食不食,非梧桐不栖的凤凰会去抢一只死老鼠呢!这就是穷而弥坚不堕青云之志的豁达庄子,他的思想和言行能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一种倾心彻悟的夏季清凉之感觉,与世无争,淡泊修身,岂不美妙。
轮扁(制作车轮的工人)称齐桓公所读之书,不过是古人以讹传讹的糟粕。他以自己为例作佐证。轮圈松动了,就不结实,紧涩了,就很难镶嵌进去,其中的奥妙却用尽心力也传不了儿子。前人的心得我们怕也难以领会吧。掩卷沉思,现状下门里出身的高富美“糖人”一般的二代们,以一种另类的奇怪方式攫取着人们的眼球,可他哪怕在许多石头上刻上名字,却也还是转眼间便要被人们遗忘的,哪里谈得到永垂不朽。但辩证地看,我们知道文明正是因传承而伟大起来的,只要刻苦领会,还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取几颗小星星的。牛顿便是这样的例子。那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学习是需要细心领悟深刻思考的,如此才能取得推陈出新日新月异的成果。想一想,不正是受风筝的远古飞翔之启迪,才致使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发出了从神一到神十的一代代飞船,实现了中华腾飞的嫦娥之梦吗!
研发探索的过程是艰苦的,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庄子为我们讲述的故事。有一位老人用竹竿黏蝉,百发百中,手到擒来,令人惊讶。问其原因,老人说这是我几十年刻苦训练的结果。先是在竹竿顶上放一个丸子颠簸不落,待到技艺成熟时,就加到两个,一直到五个,都能颠簸的得心应手,再去黏蝉,它哪里还能跑得掉呢?与此相同的道理,还有那个做带钩的人。他们经过专心而刻苦的训练,终于成为了“一技鲜,吃遍天”的民间高手。是的,我们亦深有同感。聋哑人邰丽华能走上世界级的领奖台,便是拜刻苦和专心所赐。可见,英雄并不怕出身低,怕的倒是自己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那些装模作样地开屏秀出自己的所谓美丽的人,因为没有美丽的羽毛之原因,还是露出了重口味的菊花,让人贻笑大方,不也是很可怜的嘛。电影《包氏父子》里的小包,用浆糊当头油抹头发就是如此。干露露无聊到露肉上位,郭美美浅薄到晒富出境,亦与此子殊途同归。我们这样说并不是仇富的别有用心,而是想表达关爱是有不同的层次的这样一种道理。
关爱应该是一种拥护和支持,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改造,并且还打着为她们着想,让她们幸福的幌子。《庄子?应帝王》中说,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好相聚于中央之帝混沌的家中,因为混沌待他们分外殷勤和亲切,所以他们便谋划着要报答混沌的恩情,于是便为没有七窍的中央之帝日凿一窍,七日之后,混沌帝死。上帝创世纪造万物用了七日,人间方才有了缤纷和精彩。但他们的七日,却结束了一位有着美好心灵的朋友的生命。有时我想,我们对我们的下一代,是否也会犯如此的好心却难得好报的“善良而错误”之举呢?
庄子智慧的寓言,诙谐之中蕴有教诲的篇章比比皆是,灿若星辰。比如对儒者盗墓吟诗的对话和动作的细微刻画,对食古不化的刍狗的讽喻,对东施效颦之举的可怜,对沐猴而冠却永远只能为猴的讥诮……这些情景总能给我们以启迪,使我们明白“推舟于陆”般的无知仿效只能事与愿违,难达顺境。顺境的创立,只有用开阔的眼界和心胸,永葆大爱的情怀,积极思考,苦心训练这一种途径可以达到。如此,我们便能明白,“……不弃道德,怎能仁义;五色不乱,怎成文采……”这样的人间至理。
我们虽然没有赶上那个百家思想绽放光彩的时代,但他们的思想光芒却经时光的溪流纯净地传承流淌到了现在,为我们焦渴的心灵浇注上了一泓凉爽的清泉。这怎能不令人心生感激。能与庄子的哲思同行于今天的美好生活中,真的很好!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