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宏村行(三)
进村步道两边的人家大都经营着小生意,有女人坐在门口炒茶的,有把昨夜看到的那种竹雕陈列着卖的,也有叫卖着各种批量生产的水货古董的。回忆这个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丽江的阿安酸奶。有两个暖暖的下午,我和妻带着可
进村步道两边的人家大都经营着小生意,有女人坐在门口炒茶的,有把昨夜看到的那种竹雕陈列着卖的,也有叫卖着各种批量生产的水货古董的。回忆这个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丽江的阿安酸奶。有两个暖暖的下午,我和妻带着可可,慵懒地坐在那小小的店里,一边慢慢品味,一边翻看着大本的留言。几乎每个到过丽江的人都会有过类似的晒太阳的闲情,而宏村游客的脚步太匆忙了,画客们的手眼心法又太执着了,他们哪里有闲暇来作这样的停留。我们不再随着人流前行,转入一条窄巷。有一段墙头用碎石整齐地砌成,然后刷上了白灰。因为不是干道的缘故,这里的人家院门都锁着,也没有小店,反而清静。我告诉妻,早先我去拉萨的哲蚌寺,穿梭往来的就是这样幽静的小径,两边是高高的白墙和院落,也许不经意间转入的一个小院,就居住着一位活佛;藏传佛教的寺庙和我们汉传佛寺完全不同,千百年来,修行者在主殿周边结庐苦修,渐渐扩大了佛寺的规模;彼为信仰,此为亲邻,这两处截然不同的地域在我的脑海中似乎又那么相似,行走在宏村的白墙石路中,只缺着远处传来的藏族少年们卖力地“打阿嘎”夯土歌唱的那有节奏的劳动号子。
我们身边的写生少年,似乎也静静地无处不在。一段墙边,一处院落,一个拐角,都有三三两两写生的小朋友;南湖边画的是水彩,这里多是素描,有的画工极好,也有的差强人意;我笑着对妻说,我不鄙视他们有的人画得滥,反而欣赏的是他们画得那么烂还可以坦然地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公然作画的勇气。
小径不长,毕竟宏村不大。沿着水圳逆行,就看到了任何介绍宏村中铁定出现的另一幅画面--------月沼。正是这半圆小池和蓝天白墙的倒影令我们不胜向往。初见她时,比我在世界遗产画册上揣度的感觉小一些,也就大半个标准泳池大小;这里的健将是四只可爱的白鹅加上一群肥硕无比的锦鲤。和我去过的江南许多水乡都沿河道而居有所不同,宏村的先祖是为了这里用水便利才引了西溪水流并凿地成沼。如果南湖是一位端庄的美妇,那么月沼就是个宁秀的小丫。这里的马头墙格外高些,毕竟村子的中心住些辈份最高,地位最显赫的大户人家嘛,但不知道哪一户是村支书的房产。半月形的圆弧边是得月楼,带石栏的直边是汪氏祠堂。可能是一波人潮刚散一波未来的间歇,游人并不多,我们赶快多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画册里养眼的图片只能用广角镜头才摄得完全,我的数码相机就是浮云。
得月楼被改造成了餐厅,当它的厨房菜香飘来,我们决定回客栈好好享用我们的午餐。用土罐小火煨了一上午的鸡汤,加上山中的石耳,味美不待形容。这次我好好报复了三只八哥,它们在笼中看着我们惬意地吃喝,碎骨给了麻雀们,急得直叫唤。被小主人起名叫“小美女”的一只白鸽,完全不搭理人,就在花园的角落里懒洋洋地晒着太阳酣睡。
这一天里,我三次来到月沼:午睡后来了一次,夜深和妻走了一遭,觉得我这才是窥了她的全貌。小寐后来的时候,已是傍晚,日落时分,天边晚霞辉映,月沼边西向的白墙如同烫了金一般辉煌;那四只骄傲的白鹅时而水中嬉戏时而上岸踱步间或引吭高歌好不自在;几位洗衣的村妇正用力挥打着棒槌,面对游客的长枪短炮的猛拍,似乎早已习惯成了风景;夜里来时,有几桌客人在月沼边吃饭,得月楼的红灯笼沿着墙挂了一顺,远远看去,墙上一排,水中一线,就是两条珠光。白鹅已不知去向,偶尔却有锦鲤跃起,小池顿时涟漪。
没有喧嚣,只有安祥。我们在朦胧的月色中散步,谈论着人生的种种不如意,最后的结论是我们还很幸福。妻说等可可大了以后,我们去丽江或者其他闲适的地方,平平淡淡地住几年,不操心劳神,不经营算计,恬淡安逸,与世无争。当年的汪氏先祖定居于斯,胡重娘掌控开沼建村,初衷莫若安居乐土,颐养天年,泽被后世。数百年后,我这异姓生人,也沐浴了这一夜安宁,也徜徉了这一秋风景,高墙小沼明月犹如当年,便也觉胜却了人间无数。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