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默到爆发

在《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中,林冲是《水浒传》中唯——个严格意义上被逼上梁山的人,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到阶下囚,从一再对压迫妥协忍让,到怒发冲冠,血刃仇敌,逼上梁山。人生的巨大落差和性格转折构成了这位英雄人

在《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将中,林冲是《水浒传》中唯——个严格意义上被逼上梁山的人,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到阶下囚,从一再对压迫妥协忍让,到怒发冲冠,血刃仇敌,逼上梁山。人生的巨大落差和性格转折构成了这位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这些虽然和那个时代有一定关系,但林冲性格中固有的软弱和善良也是构成其悲剧命运的因素之一,颇耐人寻味。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生动而细致地描写了梁山好汉的起义斗争,塑造了起义英雄的群像。在众多的英雄中,林冲是是武艺最高强、为人最耿直、做事最精细、性格最隐忍的一个。是一个带有作者理想色彩的悲剧英雄形象。论武功,林冲是《水浒》中一等一的高手,论智力,林冲心细如发,善于把握战机,能够审时度势,这一点也是靠匹夫之勇得不来的;论才学,林冲自己曾言道“小人颇识几笔,相烦取纸笔来”,以林冲的为人,自称“颇识几笔”想必文采极佳。论心地,林冲极为良善和忍让,面对处处逼来人生重压,他处处忍让,就是面临绝境时,也不肯伤害无辜,罔取人性命。然而,让人痛惜的是,这样一个文武全才、有安分守己、生性善良的的好人,却总是走投无路,被一步步逼上了梁山,做了为当时朝廷所不容的强盗。从潇洒儒雅、风度翩翩的军官平白沦为阶下囚,爱妻受辱身死,林冲唯想做个本份人,一再忍让和躲避,而高俅却步步紧逼,必欲取其性命而后快,一番不成三番四番,直是要天地之大不容其存身,英雄末路,终于落草为寇。
数百年来,人们在极为赞赏他儒雅的形象、高强的武艺、善良耿直的性格的同时,也对林冲忍人之不能忍,受人之不能受的软弱性格表示了不满。认为正是其惧权怕事,贪图安宁,重义隐忍,苟且偷生的软弱性格,是构成其悲剧命运的一个主要成因。
一、惧权怕事,贪图安宁,在忍让中沉默
《水浒传》是—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梁山好汉不满朝廷和官府的黑暗,被迫落草为寇,与朝廷抗衡。这黑暗腐败的朝廷的最高、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便是高俅高太尉。而林冲是直接被高大尉百般迫害而逼上梁山的最典型的人物之一。”①
林冲生活的北宋末年,外有强敌侵扰,内有奸臣当道,烽火四起,民不聊生。面对国家的危难,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有志之士想通过变法来改善国家的困境,由于政治腐败,奸臣当道,变法惨遭失败。封建统治者便变本加厉地盘剥人民。宋朝天子宋徽宗腐化不堪,不务正业,为了粉饰太学,大兴土木,建明堂、修道观、造假山、征发役,国力耗尽,人民苦不堪言。宋徽宗从江南征集奇花异石,用大船运往京城,花石纲使无数家庭倾家荡产。宋徽宗成天歌舞游荡,贪图玩乐享受,生活糜奢,夜宿娼门。他远贤人,近小人,重用蔡京、高俅等人。这些奸臣在皇帝的支持下,放纵亲朋,鱼肉百姓,在朝中狼狈为奸,翻云覆雨,败坏朝政,残害忠良,把国家推向灭亡的边沿。一身武艺,才能出众的林冲生活在这个腥风血雨的朝代里,自然成为官场腐败的牺牲品。
《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对林冲赋予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他进行了着力的刻划,达到了“伟丈夫”的高度。”②林冲刚出场时,作者是这样描写他的;鲁智深正使禅杖时,听见有人喝采,收住手一看,“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丝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顶单绿罗团花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行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从他的装束和长相来看,是既雄姿英发,又俊秀儒雅,特别是手中那把“折迭纸西川扇子”,俨然有“羽扇纶巾”之风。这副武中带文,刚中含柔的肖像,既表明他受过良好教养,文武兼备。又正好和他英勇、果断、精细、能忍让的性格相吻合,真可谓仪表非凡,气质不俗。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在那个灰暗的社会,日子并不好过。林冲的顶头上司太尉高俅之子号称花花太岁的高衙内看上了林冲之妻,在青天白日里调戏他的娘子。这还得了,林冲何时受过这样的打击,正要动手。一见是高衙内,先自软了。当时书中写道”当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高衙内是何等人物?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一个小小的教头,不在他的眼里。他想怎样,就能怎样。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当鲁智深带了二三十人来帮助他撕打时,他与鲁智深说“原来是本管的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一个不认得荆妇”林冲在为淫贼高衙内辩解。从这些我们足可以看出林冲惧权怕事,贪图安宁,他生怕得罪了上司,丢官罢职。因此,对于高衙内侮辱自己的妻子也就忍气吞声了。告诉林冲这一英雄人物的缺点。而此时鲁智深却说“你去怕他本管高太尉,酒家必他甚!俺若撞进那撮鸟时,且教他吃酒家三百禅杖了去。”鲁智深是多么的爽快,嫉恶仇。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高衙内受了委屈,自然回家告诉父亲高俅,这位泼皮出身,占据高位的太尉高俅,自然要报复林冲,设计了种种阴谋,数次三番要“结果了他的性命”。直至林冲走头无路,终于忍无可忍。在沉默中爆发,手刃仇人,逼上梁上。
从妻子被侮,到中计误入白虎节堂,从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到阶下囚,林冲的命运可谓是相当悲惨,但这位善良儒雅,武功盖世英雄,始终保持着沉默,一忍再忍,直至走投无路,在绝望中爆发,手刃仇恶,逼上梁山。这正如今天我们常谈及的语句,“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让人欣喜的是,林冲没有在沉默中死亡,而是爆发了。而且一扫软弱的性格,做出了令人振奋的好汉之举,杀了一群让人愤恨的恶人之后,上了梁山。
二、重“义”隐忍,苟且偷生,在委屈中求全。
高衙内在帮闲富安的唆使下,收买了林冲的好友陆谦,林冲与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在陆谦与高衙内设计调戏他的妻子时,他还与陆谦倾吐着心事,“贤弟不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