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国人必读的传世佳作

春节得闲,遂闭门谢客,围炉煮茶,细读节前所购三卷本《中国人史纲》,驱寒怡神,回味无穷。《中国人史纲》是一部台湾学者柏杨先生所著中华民族之通史。在一般人看来,历史就是冰冷的黄土、锈蚀的玄铁和泛黄的故纸,

春节得闲,遂闭门谢客,围炉煮茶,细读节前所购三卷本《中国人史纲》,驱寒怡神,回味无穷。
《中国人史纲》是一部台湾学者柏杨先生所著中华民族之通史。在一般人看来,历史就是冰冷的黄土、锈蚀的玄铁和泛黄的故纸,史书则如同解剖室里僵死的枯骨,读之枯燥乏味,然而这部《中国人史纲》虽是记载正史,却用笔生动有趣,处处闪烁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它还原历史以鲜活的血肉,既是史书,又是妙文,是一部能让读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煌煌巨著。我读此书,有四点体会:
一是柏杨以一颗爱国赤子之心著史。
这一点在其序言中早已跃然纸上:“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当中国强大如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我们固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当中国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时,我们仍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唯一的立足点。所有的王朝只是中国的王朝,所有的国,都是中国的另一种称谓。”每每读到这段话,我都禁不住热血沸腾。
二是以超越时空的广阔视角张显人文主义思想。
一部好书,超凡的思想是其精髓,好比一位佳人,魅力在于脱俗的性情。《中国人史纲》重心在“人”,作者运用大量笔墨既盛赞推动历史发展的英雄人物,又斥责昏庸愚昧的帝王将相,既哀怜国破家亡的黎民百姓,又鞭挞嗜血贪婪的贪官污吏。
其间,英明者,如唐太宗李世民:“向理性屈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李世民大帝的伟大在此……他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
残暴者,如南北朝时期北齐帝国的皇帝高洋:“假使世界上有疯子集团建立的国家,北齐帝国就是了。高洋在金銮殿上设有一口锅和一把锯,每逢喝醉了酒,必须杀人才能快乐。而他从早到晚都在喝醉,所以他必须从早到晚不停的杀人。宫女太监和亲信每天都有人惨死在他的盛怒之下。最后遂由司法部门把判决死刑的囚犯,送到皇宫,供高洋杀人时之用……即令高洋出巡时,供御囚也跟着高洋的屁股后,只要三个月不死,即作为无罪释放。”
昏庸者,如北齐帝国继承人高纬:“北齐兵团日夜攻城,把城墙攻陷了一个十几步的缺口。正要冲进去的时候,高纬却下令暂停,请冯小怜(高爱妃)前来参观这个肉搏的壮观场面。冯小怜对镜化妆,不能马上就来。等到化妆已毕,花枝招展来了,北周军已堵住缺口,无法攻入。”
荒淫者,如隋朝皇帝杨广:“出游仅只皇家所乘龙舟就有数千艘,不用桨篙,而用纤夫,纤夫有八万余人。禁卫军乘坐的军舰也有数千艘……一万余艘船只,首尾相衔一百余公里……仅江都宫美女,至少三万人。连同其他各宫,全国供杨广一人享乐的美女,总数在十五万人以上。”
凄苦者,如明末安塞城百姓“每天必有一两个婴儿或幼童被遗弃在那里,哀号呼唤爸爸妈妈。在力竭肚饿时,就拣吃地上的粪便。到第二天,全都饿死……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隐约的听到那些被遗弃在荒郊的孩子们呼唤爸爸妈妈的哭声,也依稀的看到那些小身躯蹲下来拣吃地上的粪便的背影。一个政府把人民陷入如此悲惨之境,实在是不能原谅的罪恶。”
书中对“三个黄金时代”和“三个大黑暗时代”中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尤其体现了作者的蔑视专制集权、崇尚民主法制的人文关怀思想,让人印象深刻,常常掩卷沉思。
三是以精深的史学功底阐述独到、精辟的历史见解和观念。
柏杨对于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评价往往有他独到的见解。譬如对于东晋宰相谢安,他评论为“一个不是靠才干而是靠门第取得高位的……然而,他跟其他颟玗人物有一点不同,他有空前的好运气。”又譬如对于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评价“对军事是门外汉,但他有宋王朝士大夫特有的对内宣传技巧……问题是,对内宣传只是一种把肉麻当有趣的小动作,并不能解决实际困难。”这些评述异于传统史书观点,实在出于对士大夫习气流弊的不齿和愤懑。他还指出,明末倭寇肆虐缘于明王朝的闭关锁国和官吏贪墨、乡绅的无赖;清末鸦片战争实为贸易战争……这种严肃自我检讨的历史观念让人敬佩。
同时,柏杨提出的“宋帝国苟且偷安的立国精神”、“明王朝的断头政治”等观点十分精辟而有趣。他还将中国传统文化形象比作“文化酱缸”,既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予以充分肯定,又进行了客观分析、评价。他认为“中国悠久而光辉的文化发展,像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纪元前二世纪西汉政府罢黜百家,独尊儒家时,开始由灿烂而平静。十二、十三世纪宋王朝理学道学兴起时,开始沉淀”;到明朝,“这条河流终于淤塞成为一个酱缸,构成一个最庞大最可哀的时代。”
四是突破传统的编撰方法,连贯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
《中国人史纲》在编撰上突破了传统方法。传统史书或像《史记》那样采用本纪、世家、列传等分类的方法进行编撰,或像《资治通鉴》采用编年方法进行编撰。《中国人史纲》却创造性的采用分世纪叙述的方法进行编撰,将重要历史实践及人物含括于章节之中,并且每个章节后都附注同时期东西方重大事件对比,对于读者了解掌握东西方发展脉络和变化非常方便实用。
柏杨的治学无疑是严谨、睿智而心怀忧思的。王国维说做人和治学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中国人史纲》这部不可多得的好书自然是当得起这样的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