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赢在真实
我很少看电视节目,亲友介绍中央二台星期二播的《赢在中国》栏目值得一看。我只看了一集,就被其精彩魅力所感动吸引,每星期都期待着一睹过瘾。《赢在中国》是商业智慧竞争挑战的栏目,类似于“辩论比赛”或“主持人
我很少看电视节目,亲友介绍中央二台星期二播的《赢在中国》栏目值得一看。我只看了一集,就被其精彩魅力所感动吸引,每星期都期待着一睹过瘾。
《赢在中国》是商业智慧竞争挑战的栏目,类似于“辩论比赛”或“主持人大赛”之类的节目,进展到目前阶段的比赛内容是:十强参赛选手围绕组织者提出的商业营销课题,抽签分成红蓝两队,双方比拼营销策略、智慧创意、营销手段等商业实战综合能力,经三位点评嘉宾的精彩点评决胜负,每次淘汰一位选手。
该栏目的精彩在于选手对抗竞争的特别激烈,红蓝两队赢的一方全体胜出,输的一方其中有一人被淘汰,而且主持嘉宾要求输方团队的选手明确表态该淘汰谁,其根据理由是什么。在红蓝队对抗时,大家是团队战友,要紧密团结,各尽所能,竭尽全力,一致对敌。一旦失利,那就要分清盘点每个队员的责任,衡量各自的成绩与失误所在,相互揭短,评优淘劣。每一轮对抗选手都是临时组队,上一场是对手,下一场可能就是队友。因此,选手们竞争的异常激烈,赤裸裸的残酷真实。
该栏目的好看在于点评嘉宾的大家风范。嘉宾都是来自中国顶尖成功企业的老总,最近三位是阿里巴巴老总马云,蒙牛老总牛根生,汇源老总朱新礼,初赛阶段还有史玉柱。他们知识博大精深,经验丰富老辣,聪明睿智,高屋建瓴,是中国经济界的龙虎风云人物。他们的点评不落俗套,幽默风趣,而且一针见血,有着刮骨疗毒般的深刻,常常把选手的错误分析的深入骨髓。听他们的精辟点评,就像是上了一堂商战案例分析大课,选手观众都受益匪浅。就像听高明大师贤人开坛讲经,给人一种人生点拨启悟。真是一种精神享受。
在嘉宾解剖刀般的点评下,我看到每个选手都是“丑事”累累,伤痕斑斑,但选手们都乐而不悔,我领悟了什么叫勇敢,进步的艰难,成才的不易,明白了百炼成钢的意义。
有人说中国文化有虚伪的一面,言不由衷,词不尽意。本来得意自己的儿子是将才虎子,却对旁人谦称是犬子,就像小狗一样不值称道。但如果你真对他的儿子指出几点错误不足来,恐怕他内心里顿时火冒三丈,虽然可能表面上连声称道,背后却骂得你要死,如果你们是朋友,友情就此终结吧。有人说关系学是人生第一大学问,社会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其实人生取得成功,关键还在于自己的真才实学,在于自己的拼搏奋斗,公关应酬只是点皮毛学问,不是人生成功的本质东西。至于权谋诡诈,那更是小人伎俩,成不了大气候。鲁迅学生早就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但以此成大气候者,古来无有。”在《赢在中国》栏目中,以马云为代表的点评嘉宾精辟的点评,就提倡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新文化。商业竞争也是要实事求是,以实力取胜,以智慧取胜,以诚信取胜,投机取巧成不了气候。商场如战场,就得真刀真枪地干,不能要虚伪世故那一套。这也是嘉宾自己从成功路上取得的人生经验。这也是我特别看好《赢在中国》栏目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