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闲话
翻开春的词典,在花红柳绿之后,有两个字特别显眼——暮春。它如一只青鸟,拖着一条美丽的尾巴,渐渐地没入在四月的烟雨之中。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是,每当我看到湖柳扬枝戏水时,总感觉苏轼用
翻开春的词典,在花红柳绿之后,有两个字特别显眼——暮春。它如一只青鸟,拖着一条美丽的尾巴,渐渐地没入在四月的烟雨之中。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是,每当我看到湖柳扬枝戏水时,总感觉苏轼用错了句。分明是,当柳枝从沉沉的昏睡中醒来时,是它首先睁开了,那双嫩黄的细眼,它还没来得及裹上那身墨绿的线裙,就早已婷婷地伫立于江湖水湄,迎候着万种风情的江南。所以还是贺知章说的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春寒“似剪刀”的状态下,唯有那柳垂下了“绿丝绦”。
喜欢柳,更喜欢那倒垂着的柳。“把一棵旱柳,倒着种在地里,长大之后就成了一棵倒垂的柳。”如果这种说法能成立的话,还有谁不会对,这倒插无怨,逆长成树的垂柳,写一篇颂词?还有谁能不对,这轻轻悬垂,袅袅迎风的垂柳,唱一首赞歌?
浅浅望它,无言垂立。低眉弦思,弦思中,融进了几许细腻的情愫。轻摇离词,离词里,包容着无限绵长的柔情。
虽然柳没有累累果实可以奉献,但,那纤细柔韧的柳条,却深藏着这样的哲理:嫩黄至深为绿,翠绿至深为黛。在无言听风中凝聚盘存,在出岫浮云里厚积薄发。轻柔摇摆,涤荡陌上轻尘。飞絮如歌,独吟无愧年华。
当春声渐微,春影渐淡,春风渐逝,春花渐落,暮春无语时,唯有这无声垂立的柳,不愿放不下那含情脉脉的绿色眼帘。
二
这是一场暮春的雨,雨之盛况可用上一个潦字。潦雨如注,不知那是对春的眷恋,还是对夏的憧憬。独特音律,不知是春远行的脚步,还是夏骚动的心音。
在如注的潦雨中,万物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形的,都会在这暮春的雨声中,悄然地改变着自己。唯有那秉承潦生本色的草,则依然固我。
当第一个惊雷,震落小草记忆的余烬,它就随着那绵绵细雨的脚步,踏上了复苏的征程。寒意能冻结绽放的花期,却无奈濯醒了的草根。结板的冻土,需要等待温度的融化,小小的草尖,却早已呈现出本初的模样。于是,曾经有过的夏之悲欢、秋之飘零、冬之沉淀。都化在了那点悠然的青色之上,并以绕指之柔,韧立世间,一如从前。
暮春潦雨,只是沧海桑田的回转。雨雾轻烟,方显依然独我的草色。红尘之中有多少潦生之草,也能在这样铺天盖地的潦雨中,保持那种动人,那种优雅,那种丰盈,那种无声的寂静?
三
一片洁白的花瓣,在毫无察觉之际,骤然飘落眼前。暮春落花,本没什么稀奇。但,抬眼一望,在层层密密的阔叶之中,虽看不到花蕊流金,也闻不到花香飘盈。只见那花色纯白如帛,一映入帘眼,就顿觉五彩红尘,何以能望其项背。
似雪,如霜的花,能纯净的让人不知身归何处。冬早逝,春已暮,夏未临,这花就那样硬生生地,在这样的缝隙中,偷偷地为人们衍生出,一处世外桃源来,不由地让人惊叹!
捧着那片花瓣,带着醉花如酒般的熏然,心中虽有满满沸荡的,平平仄仄的韵律,却怎么也无法命笔成诗。只有这落寞的多余字迹,凌乱在这苍白的纸上。
无须寻找合适的辞藻,那一花一瓣,刻划的都是荡气回肠的岁月篇章,人何以晓得,词怎能表达?
捧在手中还在微笑着的花瓣,一人成痴,无人相扰,就这样忘了漫漫红尘。
四
暮春虽不见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迷人英姿。但,那如剑般的桃叶,依然意味深长地,低徊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的诗句。
此句一读再读,脑海中就会跳出一个词——远方。虽然人生的路很长很长,但,再长的路,也会有不能到达之地。于是,远方就成了沧桑与诱惑,揉合成的一个精灵。这精灵如同,夜光杯里的美酒,明知饮之愁更愁,为化心雪宁为醉。
结草为庐,指烟为帘,以风作香。在世间百媚千红里,只对她情有独钟,也不过是尘世的烦扰,谁能抛却这现实锁碎,付于那东流的暮色春水?
于是,对远方湿漉漉的幻想,则只能化做一尾心中的游鱼,寂静地隐匿在这暮春潦雨之中。逆流而动,翻不过丘,越不过壑。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失足,一低首,一嗟叹……
世间情事蓄满桃枝,聚团成云,拢粉为颜,只等着惆怅的风长长吹过,阑珊转身,落落倾城。
暮春闲话,非关春意,亦无关风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