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愁
一青花愁,是什么愁呢?是情愁。听周传雄的《青花》和周杰伦的《青花瓷》,不难明了。“紧紧握着青花信物,雕刻着寂寞”,“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似乎有一股浓浓的情丝忧伤徘徊在眼底、眉梢,挥之不去。无怪
一青花愁,是什么愁呢?是情愁。听周传雄的《青花》和周杰伦的《青花瓷》,不难明了。“紧紧握着青花信物,雕刻着寂寞”,“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似乎有一股浓浓的情丝忧伤徘徊在眼底、眉梢,挥之不去。无怪乎古人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现代人虽说很少生死相许,然各种发泄渠道和方式,却异彩纷呈。
青花愁,是什么愁呢?是乡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台湾余光中的那首《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还有席慕蓉的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这样的诗词,多像月光下的一串珍珠,又像蒙尘的心被泪水冲洗后的清澈平,让人走近,让人亲近,令人流连忘返,令人思绪万千。《乡愁》最后一句是:而现在,乡愁是一方小小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敬洒在母亲坟头的那个酒杯,一定有着青花般的花纹与光理,否则何以载得动如许的思念和泪水?席慕蓉的那一管笛,一定有着青花的色泽与质地,否则千山万水,何以能把乡愁漫漫地传递?
年少时看这些诗词,不懂得文字背后的心路传承,总以为是文人的多愁,悠闲时的幽怨,无聊时的迷茫与失落。而今在文字里游弋经年,悄然回首,多少感叹,有一种愁,它需要文字的表露与体现,更需要观者思路与思绪的接力和传递,否则,就会轻薄了它的内涵。乡愁,有人把它写得成诗,有人把它谱成曲,有人把它酿成酒,唯有青花,把它完美成一种历练与沉淀。青花愁,明月人倚楼。
二
青花,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所以不敢妄加定论。美丽的大自然,一年四季,繁花不断,似乎都有各自的风采。青色,有如植物的本色,而其它颜色有如青枝上的花系,只可点缀,终是昙花一现。所以,色艳、期短,因而,夺目、惊心。
青的底是白,靛为匆匆过,而白又可为全或可为无,漫延伸展,自由飞翔,就像一句诗中所言:接天莲叶无穷碧。一个“穷”字把莲叶的意识形态美掌握在方寸之中,然又不拘泥于方寸之中,想象驰骋,诗意无限。人说好花终须绿叶配,又有“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此刻,倒象是荷花点缀了莲叶,不是吗?无穷碧的莲叶因了荷花,不仅不显得乏味,更透了鲜活,交相辉映,似乎由此而来。
三
青,是生命的原色,也是希望的本色,更是坚韧的代名词。带有这种颜色的植物,不仅生命力顽强,而且常指誉乐观、健康、向上,如松、如竹、如草。我不知道一个人该不该心中时时有一个梦想和希望;我不知道一个人在何时才可以放弃心中的梦想和希望;我不知道一个人怎样做,才可称之为放弃了心中的梦想和希望,但我知道: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心中有一个梦想和希望,他的心就不会迷茫,他的快乐和忧伤就不是货币的等量;他的位置与价值永远无法用货币衡量。心是灯的油,灯又把心照亮,唇齿相依,不弃不离。
器皿上的青花无论以任何颜色为底版,都显得那样的悠远游离,古朴中不失典雅与美丽,似乎已穿过万丈红尘,跨越时空隧道,那些久远的记忆,历久弥新,触手可及。春来秋往,落叶青翠,雪舞飞扬,枯枝败叶,然后是下一次的登场。青花,像深埋在污泥里的藕,每到春来,灼光耀目,那是荷花的光采,无言无怨的藕,只有无尽的等待,却没有人可以忽视它的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