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杂谈(二)
八、财富的多少这是个普遍的、挠头的又很实际的问题。人的一生,多少财富算多?多少财富正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若有一元钱能满足当下的吃雪糕愿望,那么似乎就解决了其一天的所有财务问题,而不管第二天,更不想第
八、财富的多少这是个普遍的、挠头的又很实际的问题。人的一生,多少财富算多?多少财富正好?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若有一元钱能满足当下的吃雪糕愿望,那么似乎就解决了其一天的所有财务问题,而不管第二天,更不想第二年。这对于孩子来说,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也是相当可爱的、纯洁的。
我们再来谈下我们——即将结婚或已经婚姻的我们。我们拥有多少财富才能保证我们的幸福不过分受财富的约束呢?这要细谈。
我们需要的财富大致需要以下用处:医疗、养老(虽然我们有保险,但目前的中国医疗及养老福利制度的确不容乐观)、孩子教育、家庭旅游、日常生活、购房、购车及养车、其他(健身、烟酒、随礼、娱乐、意外保障)等。
因每个地区差别不同,所以标准不同(比如在房子及物价的衡量水平上有很大差别)。且,财富分已经拥有的金钱(储蓄)与即将拥有的金钱(工资)之分。所以,关于需要拥有多少财富才能满足上述基本需求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下财富的量的问题。我想,这个量应该以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前提,以上述的若干方面为基础,以快乐为过程,根据自己的地区水平以及自身的能力去掌握。这样,才是追求财富的正确态度和方式。否则,10万算多?百万、千万算多?君不见有多少拥有亿万财富的人还铤而走险、拼命捞钱的?
所以说,价值观、人生观是决定财富多少才能幸福的较为关键的因素。
九、教育与人性
二战后的日本,集中所有财力把钱用到小学教育上,甚至是幼儿园教育上,可见其眼光。国家的确日新月异,但,其教育的本质没抓好,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性的释放、是对自然和人类的爱。而其对民族精神的过分灌输,造就了只会工作、只爱日本、只强大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畸形一代!其教育的成果不是国际性的,而是狭隘的、极端的、危险的,亦或灭绝人性的。
欧美的教育一贯是以解放人性为前提,以客观、民(河蟹)主、符合人和教育的规律为前提。同样是二战后的德国,总理能够跪在二战纪念碑前忏悔,足可见其未来教育成果的国际性和唯物性。另,欧美的人们从小学就可以在课堂上随便提问题、选题目讨论、和老师辩论,长大后在社会上可以发表任何自己认为比较成熟的言论和意见,从这点上看,其人性及民(河蟹)发挥到了极至。
中国的教育,在世界文化的冲击下、在感受西方文化的惊喜中,我们丧失了部分古老的文化精髓也可以理解,我们在自己的体制氛围下不能过分注重人性及民(河蟹)主的教育方式也无可厚非,但,整体的、教育与非教育领域的、严重的基本道德(而根本谈不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丧失却必将我们在相当一段时间的刻骨的痛!
小平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句沉重的话,也是有深远意义的、关乎国家命运的话。而抓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投入金钱游戏。
十、论幽默
林语堂说过:有了超脱派,幽默自然出现了。超脱派的言论是放肆的,笔锋是犀利的,文章是远大渊放不顾细谨的。孜孜为利及孜孜为义的人,在超脱派看来,只觉得好笑而已。所以,幽默又何尝不是对利与义的快乐的、人性的表达方式。
由此看来,大俗大雅就有了被诠释的基础。不管是政客之间的黑色幽默还是市井之间的肤浅笑话,其中不仅仅只包含了些许的无奈与无聊,也许更多地是包含了些许的哲理和思考。
而我们需要学会的另一种与幽默有关的技能是:要体验和理解各种年龄、各种层次、各种体制下的幽默方式及其正面意义。否则,被幽默的人而真正取笑了,岂不是贻笑大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锻炼锻炼》与“酱缸文化”
下一篇:新春佳节保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