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小英雄

寻找小英雄

公验杂文2025-04-15 10:11:19
自我保护,爱惜生命,不是胆小怕事,不敢作为,可以不“勇”为,但不能不“智”为。
和同学们一起读《公交车上为什么小偷猖獗》这篇文章后,我问同学们,如果遇到小偷怎么办,有两个男生举起了手,一个说,我们年龄还小,还不具备见义勇为的能力;另一个同学很激动,迫不及待地说:我建议大家千万别见义勇为,就当没有看见,能躲躲远点。问他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吗,引起了后怕?他说,有一次,看见一个小偷在大街上抢一个妇女的包,手里拿着亮闪闪的刀子,本来他想上前的,一看有刀,吓得赶紧跑掉了。我说,没有喊抓小偷吗?没有报警吗?他摇头。
在2010年1月7日晚央视节目“人民英雄”中,又见小英雄好少年赖宁的事迹,从上小学开始,赖宁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拒绝保送,凭借考试成绩,以全县第一名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评为“十佳少先队员”,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回想起来,赖宁离开我们已经28年了,这二十八年中,还出现了哪些小英雄?
谁让我们的孩子变得不勇敢?或者不敢勇敢?我们的勇敢哪去了?看恐怖故事?贫嘴滑舌?逆反仇视?自私自利?
战争年代涌现出王二小、雨来、张嘎、海娃等抗日小英雄。没有战争的年代我们学习谁?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小英雄?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新的学生守则删除‘敢于斗争’等内容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应当得到保护。”
保护弱小爱护生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支持的,但是,这个爱护,是我们在行动上爱护,却不意味着思想上偏袒。我们不鼓励不具备条件的“勇为”,却不能少了“勇为”、“智为”的思想意识。从小没有了勇敢正义的思想意识,还敢奢望成年后见义勇为的行动吗?给青少年灌输勇敢坚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绝不可少。一切行为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从小没有接受乐于助人、勇敢无畏、有勇有谋的思想教化,长大也不可能变得无私无畏。年龄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没有重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化;榜样不是问题,问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太少了。
赖宁从小就志向高远,想当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为此,他不断磨砺自己,有了牢固的思想基础,才有临危时的感人行动。草原英雄小姐妹保护集体财产不受损失的行动,来源于集体财产大于一切的思想意识。
如果我们削弱对孩子高尚无私的品德、高远的理想目标的教化,也难有乐于助人、无私无畏的英雄出现。小时候没有思想观念的熏陶,长大也难有切实的行动,大人的不作为对孩子产生效仿的影响,形成一个自私无为的循环圈,纯正整个社会风气的怕是更难。
结束此文的时刻,看到一条消息:杭州一位85岁的老爷子在街上不慎跌倒,老人在地上躺了近20分钟,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主动上前扶起,很多人表示怕负责任赔钱。还是一个“怕”字,帮个忙伸把手的事尚且怕,何况面对持刀荷枪的歹徒呢!
终于明白《公交车上为什么小偷猖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