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油条”,同样不可丢弃

“烧饼油条”,同样不可丢弃

仓琅根杂文2025-05-09 19:48:58
“一根黄瓜/又一根黄瓜/是俩黄瓜/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若有人拿出这样一段文字了,相信很少有人会把它与诗
“一根黄瓜/又一根黄瓜/是俩黄瓜/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
若有人拿出这样一段文字了,相信很少有人会把它与诗歌联系在一起。然而据媒体近日报道,就是这样一段分行文字竟然以诗的名义“赫然刊登在了某著名诗歌刊物上。”
最近的一段时间,中国现代诗坛真可谓热闹不停,先是诗人赵丽华的几首旧作被恶搞,“梨花体”诗歌网络泛滥;后又青年作家韩寒炮轰现代诗坛,几位“下半身”诗人愤然应战,刀光剑影,血光一片;接着网络又出现了“作诗机”,输入几个毫无牵连的字或词语,轻击回车键,仅仅零点几秒钟之后,便是一首“诗”新鲜出炉;而为了给颓败的诗坛打气,十几位热血诗人精心策划的一场诗歌保卫战——“9?30诗歌朗诵会”最终也是以一位诗人的“裸体拯救”的闹剧收场。
显然,中国的诗歌文化出现了问题,而对于诗歌文化中出现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不是简单的诗歌一家的问题,而是以诗歌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沦落的问题。不久前,中南大学科学史教授张功耀和在美国纽约从医的王澄在网络上发起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签名活动,力促废止中医。其本质,与诗歌沦落的问题一样,亦是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凝视当下社会的现状便不难发现,西方泊来的物品技术与思想文化正逐步侵占着我们生活的空间,对于医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疗效好、见效快的西医西药,对于饮食,我们会更加青睐方便快捷的西方快餐,对于影视,我们则会选择唯美浪漫、赚人眼泪的韩剧,甚至对于语言,我们也是以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国语言而自豪不已。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心目中对待传统的文化的态度,已经不是从前的崇尚与虔诚,而是不屑甚至是鄙夷,而这一点在青年人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当哈韩、亲外成为了时尚与潮流,当迷恋传统文化被看作另类行为的时候,废除中医的论调涌现出大量的支持者,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诗歌文化出现被肆意的践踏的现象便不足怪了。
诚然,西方的技术经过千百次的锤炼,有其固有的先进性,西方的文化也有其特有的优点,并且在当下各国文化逐渐融合的趋势下,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之路。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而全盘否定了我们已经传承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更不能对之进行肆意的践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力量源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我们青年人作为社会上最具有活力与激情部分,应该在维护与推动传统文化发展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享受着麦当劳、德克士的美味时候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烧饼油条,我们应该在每天喊完了“OK、GOOD”之后,再偶尔看一眼我们的“大江东去浪淘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