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薄与厚重
为什么越是被禁止被封杀的作品越是经典?比如:《红楼梦》,《金瓶梅》,不同的时代,人们审视一部作品的看法就会不同。单薄和厚重同样是不同的两种风格,为什么人们只接受厚重,而轻视单薄?写文章有轻有重,正如一
为什么越是被禁止被封杀的作品越是经典?比如:《红楼梦》,《金瓶梅》,不同的时代,人们审视一部作品的看法就会不同。单薄和厚重同样是不同的两种风格,为什么人们只接受厚重,而轻视单薄?写文章有轻有重,正如一副水彩画,浓妆淡抹总相宜。一个发自内心写出来的文章都不被看好,难道只有厚重的文笔一定要诗情画意,语言华丽,才是真,才是美?我想来源于作者内心的东西才是最真最美的。尽管语言上略显单薄,但单薄也是一种美,一种简单、纯净的美,不是吗?每次投稿都有被编辑们建议修改的文章,说:“你的文思很好,只是文字略显单薄,建议修改再次投稿。”每次遇到这样的建议,我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我仍欣然接受并心存感激,我知道这是编辑们的善意,是本着对作者作品负责的态度。我这里要说的是,我非常理解编辑们的苦心和辛苦,他们每天面对大量的文章来审核,是一件极其繁重的工作,而且面对不同的风格,体裁的文章,难免会产生一些疲劳感,也包括审美的疲劳,自然而然一些文章就会遭到淘汰。当然了,除了内在外在的各种因素外,作者本身的作品未必就是精品。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精品?难道只有厚重的文章才算精品?在我看来,淡薄与厚重同样都是美丽,只是表达的手法方式不同罢了,正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正如现代诗歌就没有明显的限定,诗歌就一定要合辙押韵吗?如果是这样,那么现代著名女诗人赵丽华的诗“《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又算是什么诗呢?算什么体裁呢?
举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我写的这首诗歌。如下:
《湿透的爱》
你一句话说要走
我知道已无力挽留
话到嘴边
却难以开口
一个人的黄昏
独自走在街头
昏黄的街灯
映射孤单的身影
漫无目的的游荡
天空飘起雨来
一串串水珠洒落在脸上
你可知道
我的心也在下雨
顺着脸滑下的还有
咸咸苦涩的泪
你说渴望自由
不愿让心灵被禁锢
你可知道
我无法囚禁你的心灵
你的天空也下着雨吗
湿透的心
湿透的爱
就让雨水把一切冲刷
把一切淹没
爱你的心
不留一丝痕迹
在这无情的雨夜
把你
把你悄然的忘记
从这首诗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作者”雨夜徘徊,失恋后,漫无目的的游荡,思念心爱的人,心爱人的离开,使她内心痛苦、挣扎、与无助,把无情的“雨”比作无情的“他”,把这种矛盾和不舍的心理写的恰到好处。不是吗?
在我看来,具有欣赏性、可读性,能完整地表达一个情感或故事就够了。我经常警醒自己,也经常自我批评。我认为乐于被人评判和勇于接受评判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我有接受被别人批评的勇气,这会使我不断进步和进取,对作品的态度是这样,我对人生的态度亦然。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