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骂声一片中“教授”起来

无论何物,一经泛滥,便不值钱。
比如“教授头衔”吧!先时,拥有这个头衔的人不多,所以,不管是什么场所,一提“教授”二字, 总会让人肃然起敬的。近些年,情形有些不同了:“教授”忽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你也教授,他也教授;大学讲台上站着的是教授,政府办公室里坐着的也是教授,甚至写了一本狗屁书,也被某大学聘为什么“客座”教授了!一时之间,“教授”满街都是了。结果是:“教授”再也值不了几个钱。
偏偏有西安的一位,对他头上的那顶“教授”帽子格外地看重,见不得平常百姓对那顶帽子的不屑。当此时,他是浑身不自在,须得设法让自己在芸芸众教授里脱颖而出不可。无耐又无实际的才能,自觉靠踏实地做学问,一时半会儿,一年两年,甚至是终其一生,也做不出什么成就来的!于是丧气!于是又要另寻别策了。
别策也不是没有。比如,“自我炒作”就是一个能够快速“脱颖而出”的好办法。经过一番自我炒作,引得众人的围观,“教授”头衔便可被广为知晓,自己便可在芸芸众教授中显山露水,岂不美哉!
想到了“别策”,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个炒法了——找社会热点好了!把自己同热点事件联系在一起吧!只有如此,才可为人关注;只有如此,才能让网民们知道自己这个“教授”的与众不同。——他便立刻地行动起来:终于找到了杀人犯药家鑫。
“教授”虽无实学,但终究还是比普通网民强了些:知道光在新闻后头跟贴不可能引起轰动效应!知道想要轰动,就得采用更好的办法。那么,就来个“强强联合”吧!于是,找了“志同道合”的另四位教授,来了个“五教授联名呼吁‘刀下留人’”的把戏。又是“五教授联名”;又是“呼吁”;又是“刀下留人”——这么多抢眼的关键词,果然引得了网民的围观。在芸芸众教授中“脱颖而出”的目的想不达到都不行了!
可惜,网民们也不是好欺的!网民们清楚药家鑫做了什么事;知道药家鑫不但开车把张妙撞伤;知道他拿尖刀朝着业已受伤的张妙连捅八刀的事实;知道药家鑫是个心狠的杀人者;知道药家鑫该死。所以,“五教授联名呼吁‘刀下留人’”的把戏,非但没能把网民拉到“保药家鑫不死”的那帮人的团伙里去,反而给想着出名几近疯狂的“教授”带来了一片的骂声。
不过,“教授”也许并不后悔!因为,“教授”向来是在做事中“目的性”很强的人。网民要骂那就骂吧!说不定那片骂声还真的能够让自己成为“名教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