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和希望共存,机遇的挑战同在

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似乎一夜之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美国、欧盟、东盟、亚太地区等区域国家纷纷应对,倾力救市,接踵而来的是二十国首脑云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谓“八国联盟”把持世界金融的局面,在世

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似乎一夜之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美国、欧盟、东盟、亚太地区等区域国家纷纷应对,倾力救市,接踵而来的是二十国首脑云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谓“八国联盟”把持世界金融的局面,在世界性金融危机来临之际,分崩离析了。取而代之的将是发展中大国投足世界经济舞台,以惊人的举措重组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走向衰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举世瞩目。中国潜在新着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影响是巨大的。二十国首脑锋会刚刚落下纬幕,胡锦涛主席向世界宣告将投资四万个亿拉动内需搞基本设施建设,这就是针对世界金融危机冷静的应对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近期的峰会上,胡锦涛做了“共同携手,努力奋斗”的演讲,阐述了中国采取积极的宏观调控和适当放宽的货币政策,来保证经济的稳健运行,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与会各国首脑对中国拉动内需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举措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是明智的决策。
联合国经合组织最近召集200多名专家分析论证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发展走势,认为其态势有三种曲线:一是“V”字形,认为金融危机从低谷到复苏要有两年的周期;二是呈浴缸形曲线,预测金融危机的低谷将持续两年,复苏将是缓慢的;三是呈“L”形曲线,低谷将是漫长的,复苏当是不可预测的。这三种可能,认同分别是40%、30%、10%。由可见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潜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发展态势谁也难以掌控,必须共同携手应对挑战。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场能源危机造成的;有人说金融危机是次贷问题造成的,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还有人戏称由于地球环境日益恶劣,温室效应加剧,逼得美元走投无路,纷纷飞到外太空,有的去了火星(自焚),有的去了水星(洗澡),有的去了金星(镀金),有的去了土星(刨坑把自己埋了)……总之是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就开始在地球上闹腾了。权威性分析认为风险管理的失误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有人问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会席卷全球呢?我认为主要由于垄断资本不合理不公正的金融秩序,区域性的贸易壁垒和恶性竞争。谁为这场危机买单呢?我应该清醒地看到,2006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要挤压中国,叫嚣人民币升值问题,中国股市由6000多点急剧下跌到1500点这样的状况是由谁造成的?由中国制造的精美的纺织品、电子产品、食品等等在西方随处可见,可是由于极高的贸易壁垒,使得这些产品极为廉价。一位老奶奶去美国看望孙子,到那里发现老花镜忘带了,于是孙媳妇陪她去一家超市买眼镜,那里琳琅满目的都是中国制造,而她来到眼镜外货架前看她要的老花镜,一问价才一美元,老人惊愕了不敢相信,这样精美的眼镜在国内少说也得百十元人民币,而这里一美元才等于人民七块钱,老人非常震撼,中国制造的产口如此廉价让她没法理解。我们现在看到长江三角州珠江三角州最为明显,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闭,内地凡涉及出口的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这同样是帝国主义垄断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垄断经济形同一个欺行霸市的业主,你的东西再好要进入他的市场,他说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当然金融危机不合理的秩序远比这些问题复杂得多。有人算了一笔账,中国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于人民升值,美元贬值,无形中蒸发了几百亿美元。这就是资本掠夺。还有能源上的垄断,一桶源油从140美元跌到40美元,其中的价格杠杆是由谁操纵的呢?这些触目惊心的问题早在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时就早已意识到了,如今狼真的来了,我们必须冷静地审慎应对,与狼共舞。我们应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垄断和经济掠夺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自食恶果。他们所造成的金融危机,迫使他们的经济走向衰退,他们的衰退正是我们发展的机遇,中央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科学发展观,以及关于农村经济建设若干问题有决定,正是应对于国际形势迎接挑战的集体智慧的体现。继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确认经济陷入衰退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公告称,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望达到9。7%和9。3%。尽管出口经济放缓,但受投资的消费稳定增长推动,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活力。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同内形势,一年来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调整,年初实行“双防”政策即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年中实行“一保一控”即保增长抑通胀(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做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前实行的是“保增长,扩内需”政策,采取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内需: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剌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加大强农惠农政策,2009年将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对粮农的补贴。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发准公路、机场、核发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和南水北调整中线、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国务院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放宽”,同时公布今后两年总额4万亿的宠大投资,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中国有中国的优势,有我们自己的国情。四十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帝国主义在政治上打击,经济上封锁,而我们依靠“立自主,自力更生”,并没有被被们吓倒,如今我们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