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新娘-CorpseBride》剧情简介
19世纪欧洲的一个村庄,一个来自暴发家庭叫维克多的男青年,在一心攀龙附凤的父母安排下准备与一名没落贵族的小姐维多利亚完婚。为了让奢华的婚礼更加完美,双方家长预备了一次演习,可怜紧张的维克多却总结结巴巴的不能顺利把誓言背出。婚礼前夕,无奈的他口中念念有词的不觉走进了幽暗的森林。在茫茫暮色中他单膝跪在地上,轻念誓词,想象着面前的根枯枝是新娘的芊芊素手,演练着怎样把结婚戒指套在上面。然而这次看似不经意的一次演习,却引出了一连串恐怖又搞笑的事情,维克多万万想不到那根树枝竟是鬼新娘腐烂的手指,当身披婚纱的美艳女僵尸轰然破土而出,含羞的答应维克多说愿意成为他的新娘时,维克多该怎么办呢……另一方面,维多利亚却又被送到教堂与一名外地来的贵族成婚。。。。。他们的结果会如何呢?
我看了这电影不只一次,可是依然回味再三。该怎么说它呢?美丽的三维场景画面,可爱的人物造型,动听趣怪的歌舞场面。。。。。我觉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生死豁达的态度。
中国人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西方人可以把万圣节这个纪念死人的节日,热热闹闹的搞得像个嘉年华会,变成了一个小孩子到处讨糖果作弄人的开心日子,而不是像我们中国人一样,在春秋二祭穿戴的整整齐齐的到先人墓前,恭恭敬敬的献上鲜花祭品,祈求先人在地下过得饱足,顺便保佑话着的家人来年安康?这到底是咱们太严肃,还是他们太不懂得尊重祖先,连生死这样的大事都拿来开玩笑呢?不过依我看来如果我们早点教育我们的小孩,坦然的面对与接受生命有开始也会终结这必然现实,也未尝不是好事一件。中国人有两种话题向来对小孩一直是禁区:性和死亡。偏偏这都是人生不能回避的头等大事。与其想办法逃避小孩的问题,倒不如实在的想想该如何及早主动作出适当的引导吧!
到底死后有没有另外一个世界谁都不得而知,不过跟西方社会比较,中国人处理后事的方式多少显得恐怖惨淡。灵堂布置得一片惨白不说,还要有理无理搞一帮孝子贤孙跪在那里大声嚎哭,刻意制造惨厉气氛。对亲人离开造成的哀痛可以理解,可是如果这是只出于风俗需要,我则不能苟同。为免亲友暗里议论后人不孝,哪怕你早哭哑嗓子或根本对死者没有丁点敬意,只要宾客来了都要干嚎点十几二十秒的那套虚伪做派,就真真的应了“演戏给活人看”那句话。原来怀念亲人的感情结果沦为九流的表演(在广东某些地方老人过了八十岁而仙游叫“笑丧”,灵堂里亲人就不得哭闹,还要打麻将守夜,否则就是对死者不敬,)。中国人会不会比西方人怕死不得而知,不过我相信中国小孩就肯定比西方小孩怕上灵堂(教堂)。
回说电影,剧情如前面所介绍就不再啰嗦了。它的风格有点像导演1993年的另外一出动画片“NIGHTMAREBEFORECHRISTMAS"(圣诞夜惊魂),都是有关死人、死亡的黑色幽默动画。故事不是那种看完就会忘记的单纯搞笑,不求高深的对白情简意骇,听来饶有余味。我也庆幸故事里人物说的是那种带牛津腔式的英语,而不是好莱坞拍的某些所谓“欧味电影”里的主人翁一口的纽约甚至德州英语,否则难免错认故事的时间地点是十九世纪新大陆某地,而不是工业革命后的欧洲;主角是庄园地主小姐与白种新移民,而不是没落贵族和新兴工业家庭这些特有的时代大背景。
不能想象这题材如果不是拍成三维动画片,而是由真人主演还有没有可能拍出这种“恐怖得来可爱”的气氛。相信在观看这电影时,哪怕是小孩也不会被里面的坟场和死人场面吓倒,相反只会觉得有趣;大概也不会有谁讨厌电影里那老会把眼球掉出来的僵尸新娘,而应该会像我一样情不自禁的爱上她。
香港以前也拍过一些艳鬼女妖之类的电影,形象讨好的往往只有一两个主角,其他的虾兵蟹将狐群狗党总不免面目可憎(哪怕西游记悟空三师兄弟也不见得可爱得到哪里去)。我们电影主题商品化总不成气候的原因恐怕跟咱们电影里的故事和主角造型太保守也不无关系。试问你们谁家的小孩到了玩具店会不挑米老鼠或天线宝宝,而抱着一个哪吒玩具不放呢?
(顺带一说,到现在我还未听过有哪个小朋友说想买一套福娃玩偶回家的,搞设计那个老人家实在跟小朋友的品味严重脱节。)
《僵尸新娘》-对死亡的阔达
《僵尸新娘-CorpseBride》剧情简介19世纪欧洲的一个村庄,一个来自暴发家庭叫维克多的男青年,在一心攀龙附凤的父母安排下准备与一名没落贵族的小姐维多利亚完婚。为了让奢华的婚礼更加完美,双方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