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赴非洲六国演出的第一站是坦桑尼亚。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之南,东临印度洋,终年湿热,四季不分,5——8月份是坦国较凉爽的季节。和我国时差五小时,也就是说,中国是中午十二点,减去五就是坦桑尼亚时间。七十年代,凡上了点儿年纪的人,不会忘记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坦赞铁路于1970年开始修建,1976年完工,全长1860多公里,中国派遣了五万多援建人员,修建工程艰巨,生活条件恶劣。为此,有一百多位援建战士牺牲在异国他乡,他们把亲人的思念,把父母的牵挂一起安葬在了坦桑尼亚。习近平主席今年三月出访坦国,专程到中国援坦公墓,为永远安息在坦国的专家们凭吊并敬献花圈。从1965年中国和坦桑尼亚建交以来,坦国始终是中国全天候的朋友,中坦友谊深厚,中国为坦桑尼亚摆脱最不发达国家的现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出发
我们一行20人从北京出发,乘坐波音747双层飞机(容纳1200人),飞往卡塔尔首都多哈机场,行程十多个小时。飞机在云海中穿行,往下俯瞰,一群群雪山犹如银龙飞舞闪闪发光,一块块茂密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神秘莫测,一片片大湖小泊泛着五彩斑澜的光芒,险峻嶙峋的奇山怪石如巧夺天工……这奇妙的景色从我们眼底匆匆掠过,我们挤在小小的机窗口,目不暇接的观望着大自然带给我们这美妙的景观,大家惊叹,如此美景是谁造化的呢?天渐渐暗下来,美丽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大家退回到座位上,开始海侃神聊,在遐想着、在推测着、在演绎着……中途,飞机在阿拉伯的某个军用机场加油,机上全体人员下机稍做休息,待我们到多哈时,已凌晨两点,我们被安排在机场附近的中国商务酒店入住、用餐,商务部同志告诉我们,多哈到坦桑尼亚的航班很不固定,有时要等一个星期。我们当然希望能在多哈多呆几天,大家可以尽情的领略沙漠古都的异国风情,也可能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我们兴奋的没睡几个小时,早早爬起来边吃早餐边等待消息。不一会儿翻译小崔来了,他说,现在大家可以结伴出去转转,不能走远,随时等候通知。“哇”的一声,餐厅沸腾了,好在都是咱中国人,大多都己习惯了国人在公众场合下的大呼小叫。从冰雪纷飞的京城出发,时隔不到一天,我们竞然到了炎炎夏日的卡塔尔岛国,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大家虽然换上了短袖,纱裙,还是汗渍渍的,衣服都粘在身上,实在让人难以适应。我们三五成群的来到酒店旁的一条商业旅游街,这个街道很窄,并排顶多能走三个人。两边全是一间挨一间的商铺,商铺前面的地上摆满了各种物品,走在街道上,看到男人们穿着白色长袍,头上裹着厚厚的白布,女人们包的更严实,不仅穿着清一色的黑色大长袍,头上还围着黑色的大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我真不明白阿拉伯人的老祖先为什么发明这种装束,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气温达到摄氏48度,灼热的沙海把鸡蛋都能烫熟,为什么他[她]们要把自己包裹的这么严实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随后,我们开始一个商铺一个商铺的转,好奇的参观着挂的摆的充满奇形怪状的阿拉伯工艺品、手饰、金链、陶艺和编织。这时,我却发现地摊上出现了在我们国内早己淘汰了的尼龙袜,我蹲下仔细翻看,果不然产地:CHlNA。上海第一针织厂生产。紧接着看到福建生产的各类儿童绒娃娃和非常可爱的小动物,还有中国出囗的藤编工艺。更引起我注意的是在地摊醒目的位置上摆放了一台上海产的十四吋彩色电视机,在这遥远的阿拉伯沙城,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在各个商铺,俺心中那个美呀,那个自豪感呀,用文字真的无法表达。
大家正在兴致勃勃的转悠着,生活干事出现了,通知大家立即返回酒店吃午饭,乘下午四点飞机赴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机场,这个消息破坏了大家兴致正浓的心情,一个个怏怏的离开这个新奇神秘的城市,也就是说,我们在坦桑尼亚的国事访问演出就此拉开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