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火花
罗说还没见到我之前就听另外一位同学谈起我的特征——那个背着大书包的女孩就是她。同学说我的书包是一中最大的,我已经快要忘记这件事情是否属实,但不可否认的,我与罗之间却成就了一段不寻常的友谊,而我给她的印
罗说还没见到我之前就听另外一位同学谈起我的特征——那个背着大书包的女孩就是她。同学说我的书包是一中最大的,我已经快要忘记这件事情是否属实,但不可否认的,我与罗之间却成就了一段不寻常的友谊,而我给她的印象就是从大书包开始的,一个文静爱读书的女生。遇见罗之前我也有几个密友,但也许应该说是对手吧,经常暗地里较量着成绩的高低,看看我初中那些日记,所记载地全是成绩浮沉的心情点滴,单调的让我怀疑那时候我除了不停地做题还做过那些有意思的事?
遇见罗之后我开始有了对人生幸福追求的想法了。
罗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相敬如宾,从来没脸红过一句话,她妈妈与她之间的关系仿如姐妹,亲密的让我羡慕。
罗喜欢看书,上高中后,我最初接触的第一本外国小说《傲慢与偏见》就是在罗的介绍下所阅读的,记得当时罗站在栏杆边,有声有色起讲述着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曲折而有趣的爱情故事,我听得入迷,我对爱情的美好想法也是深受此书影响的,后来又阅读了《乱世佳人》《漂亮朋友》《嘉丽妹妹》等等外国读物,虽然对这些外国读物也是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某种趣味性而阅读的,但是对我往后却是有很大影响的,想来高中那段时间应该是我读外国小说最激情的阶段吧,往后我都没这么热情过,即使在学院,环境那么好的地方,随手就可以触摸到小说,但我读小说的激情却减少了许多了。记得那时候我们俩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平凡的世界》,那是我在一中门口旧书堆里以八块钱买来的一本盗版书,我们共同感叹着少平与彩霞,少安与润叶那不如意的人生命运,一起抹泪,一起微笑着。那时候我就是在她的影响下开始涉猎文学的,如今每每阅读着那些文学史,里面所提到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的时候我都很会想起罗,想起我们一起读书的那段美好的日子,也很庆幸当年对那些作品的涉猎,现在才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这些作家,也不惭愧选择了中文系。
回想高中岁月,发现自己居然“阅读”很多大作,《骆驼祥子》《雷雨》《家》,这些大作,往往是罗先向我讲述着的,后来才向各方借来阅读的。那时候我们也很喜欢到书店去,因为经济不是很宽裕,那些大部头的书我只能节约好久的零用钱才买得起一两本,倒是买了几本书虫,而且好笑的是别人买书虫是因为要学习英语,我却是为了看那些中文译本,所以,经常书虫那些中文译本早早被我瞄光了,而英文译本却“不屑一顾”。但也许书是“非借不能读也”吧,所以,高中却是读书最勤的时代了。
喜欢书的人往往也喜欢音乐的。我对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喜爱也是缘于罗的,当她把那盒精致的录音带借给我听之后,我才知道这个世间居然还有如此美妙的轻音乐存在!那时候罗最喜欢的是《献给爱丽丝》这支曲子,而且还到学校的钢琴房学弹这曲子,有时候无聊的时候她就在桌子上陶醉地“弹”起曲子来,现在想来,每次我开会时候老是开小差,小手不由自主地在桌子上“弹奏”着肯定是受了罗的影响了。但是我最喜欢的曲子却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曲子经常惹我流泪,每次聆听内心都有一种无法说出的悲伤,很多的歌曲听久了会有种腻感,而这支曲子却不会,我反复地听着,不停地咀嚼着内心那种理不清扯不断的愁绪,那种莫名的悲伤,企图寻找某种答案,关于悲伤的答案,但却一直找不到。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原来是莎士比亚的名作,后来知道了,真是佩服作曲者,如此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配此音乐实在是绝妙了,也怪不得我心里总有某种隐约的伤感了,那大概就是我一直伤感的理由吧?人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世界上美丽的东西总是那么容易地消逝掉了。
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超常发挥分到了理科重点班,知道与罗分开了,我手心里满是汗,觉得自己被友爱遗弃了。整个高中生活,高二这年我过得最孤独最苦闷,经常坐在角落里看窗外发呆,成绩也一落千丈,高一的那种高傲早就被重点班那些才子佳人给镇下去了,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是如此微不足道。罗说我高二沉默得很可怕,也许吧。那时候唯一能够慰藉我的却是诗歌,高一一年的乱啃文学读本,竟然让我在高二的时候产生了诗兴,而且那时候深受汪国真的唯美诗歌影响,所以涂抹好几首以自娱,当时也投了好几次稿给广播站。当第一次听到主持人念着自己的诗的时候,我愣住了,感觉那是另外一个名字相同的人所写的东西,熟悉而陌生。甚至毕业后,有一次在论坛里偶然遇到以前一中广播站的一个男生,知道我名字之后他第一句话就是:“你就是那个常常给广播站投稿的?”羞得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漫长的高二过去之后,我与罗同是选择了历史班,我们又在一起了。只是那时候她已经谈恋爱了,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渐渐少了,关系也不如从前那般亲密了。但一件偶然的事却又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从此纸条也传递着我们的友谊。那时候语文老师叫我们任意写一篇作文交上去,我写的是一篇《朋友》,得了全班最高分,被大家传阅着,后来也有幸成为我第一篇处女作——发在《普宁青少年报》上。看完作文之后,罗递给我一张小纸条,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她的赞赏的想法,我们的友谊却比从前更好了。
高考后,罗去了北京读书,我却留在家乡。大一的时候她回来后我们还是像从前一样一起逛街,但没想到那次一别却是四年。后来虽然她回到家乡也在电话里提到聚一下,但因为种种意外原因却没能再相见了。
如今,不知道在北京的她是否可好?
我常常想,人生里,那些亲密的人总有一天都会离开自己,都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只有书与音乐从来就不曾离开过我,无论我是快乐或者忧伤,书与音乐都是默默地在我身边,是我这辈子最忠实的朋友了。孤独像黑暗一样一直侵蚀着我敏感的心灵,罗伸出了她真诚的手,为我的黑暗点燃了克服孤独的火花,但我却因此而更加孤独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