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二

杨老二

雨带散文2025-04-27 10:30:53
杨老二是孩子他爸的小学同学,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他姓杨,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就叫杨老二。一直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像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一样,只知道杨老二是他,他就是杨老二。第一次见杨老二是二零零零年春天,
杨老二是孩子他爸的小学同学,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他姓杨,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就叫杨老二。一直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像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一样,只知道杨老二是他,他就是杨老二。
第一次见杨老二是二零零零年春天,那时我和孩子他爸结婚不久,我正怀着孩子。我们刚买了房子,还没装修好,住在单身宿舍,所以没请杨老二上家坐坐,只在外面馆子吃了一顿饭。他个子不高,脸尖尖瘦瘦的,说话声音较大且快。留给我的印象也不深,说不清有多么老实本分,也说不清多么精灵能干。
他单独跟孩子他爸谈了很久。后来孩子他爸说他是来借钱的。他要承包生产队上的荷塘,什么夺标费,承包费,还有我不懂的一律费用,反正他急需一笔钱。他还给孩子他爸展望了美好未来,大好前途,反正只赢不亏,大概秋季过了就可以还上我们的钱了。说实话,我们家也正处于拮据时期,买房欠下一大笔,装修又足襟见肘,但是人家既然大老远的来了,又不能让人空手而归。我不图别的,只幻想那一大片绿油油的荷叶我已满心喜欢,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垫底儿,我就大方的点了点头,借吧,只有把装修款挪用了五千。
夏季的时候,我们回过一次老家。当时正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时候,我们去了杨老二的荷塘。他的荷塘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但是那嫩绿的,深绿的荷叶还是深深吸引了我,我还采摘了一朵清幽洁白的荷花。孩子他爸和杨老二在塘边抽了几支烟,聊了些许时候。
秋季过后,冬季过后,转眼到了春节,一直没见杨老二来还钱。我们回到老家,偶然谈起了杨老二,三姐说,今年市场藕泛滥了,杨老二的藕没有卖出去,现在还在塘里没挖呢。既然这样,我们也不好意思去找他了。
第二年春天,孩子他爸接到过杨老二打来的电话,也是借钱的。说他去年砸了,今年重新来过,他想承包村里的鱼塘。他又展望了一片美好的未来,现在的鱼市比肉市禽市都好,因为专家都提倡吃鱼好,多吃鱼。谁也不能说他的设想有问题,关键是我们不是观音不是菩萨,我们也没有多大的能力能够帮得上他。反正我没有同意,不知道孩子他爸怎么跟他说的。
又是一年春节,我们回到老家。大哥说:“听说杨老二撞大运了,在成都找个媳妇,还是大学生,样貌家境都好。女子他哥还是大老板。”真是天上掉馅饼,还这么大,就掉在他杨老二头上了,羡慕死好多人。三姐说:“人家大学生不知道怎么看上的他,要人才没人才,要能力没能力,不是女孩子脑子短路就是受到了什么伤害。”我也想不通什么道理,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愿杨老二幸运到不可解释的地步,从此摆脱他落寞凄苦的人生,走上阳光路。
还有不可思议的是女孩家到杨老二家重修新房,远远的我们看见框架已基本完成了。
又隔了一年,孩子他爸同学聚会,才听人谈起,杨老二现在贩毒,也吸毒。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女子她哥就是一贩毒团伙,杨老二不是脱离了苦海,是跳进了火坑。所有的事情都有了合理解释。但是又有谁帮得了他,他现在的行踪是时隐时现。
又过了很久,杨老二再次出现在我们的县城。孩子他爸一个人去见的他,没让他到家里来。他还是来借钱的,不过没有说数额多少,也没有说用途。孩子他爸给了他五百块钱,叫他以后别再来,也不要再打电话。
很久我们都没谈起这个人了,似乎要把他遗忘。那次回家,三姐说,杨老二死了。知道像他这样染上毒品的人最终的下场都惨,但是还是很愕然,才三十多岁的人,最可怜的是他的父母。他在村里也许没有周处那样的可恶,但是大家见他还是唯恐逃之不及,是既可怜又可悲。刚开始,他大爷大娘大哥大嫂的喊得甜,大家也动了恻隐之心,纷纷有点给点,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可是哪有那么容易,他变本加厉,有时甚至一定叫给。后来只要看着他便绕着弯走,家家更是看紧了自己的孩子。他的父母更觉抬不起头,无颜见人,后来干脆把他撵出了家门。
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死了一段时间大家才知道的,尸体都无人去领,听说是惨不忍睹。都松了一口气,又叹了一口气。
前段时间回去过一次,老家拆迁了,村上的人都住到镇上了,全新的小区。不知怎么又谈到杨老二了,他连一座坟也没有,一块碑也没有。婆婆说他还欠你们钱吧。早已经不为那些个钱计较了,不是因为他欠我们的债才想得起他,相反的,如果我们能再帮他一次,他会不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婆婆说:“其实杨老二这孩子小时候多乖啊,嘴巴那么甜,又乐于助人。大娘大爷的喊的人心甜,见到老年人背重东西,他总要帮上一把。可惜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