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淡写端午节

浓情淡写端午节

素裹散文2025-05-12 01:12:08
六月,来了。大朵的白玉兰开在枝头,石榴花红艳艳地在绿叶中燃烧,风把栀子的芳香带得很远很远……小城,乡下,处处弥漫着艾叶的清香。龙舟载着屈子的悲伤驶向远久的历史,雄黄酒将节日灌醉在家家户户的门庭。今年的
六月,来了。
大朵的白玉兰开在枝头,石榴花红艳艳地在绿叶中燃烧,风把栀子的芳香带得很远很远……小城,乡下,处处弥漫着艾叶的清香。
龙舟载着屈子的悲伤驶向远久的历史,雄黄酒将节日灌醉在家家户户的门庭。
今年的端午,没有冷风,没有愁雨。天空澄澈,阳光热情。
(一)
节日,大概是从群里的问候开始的。一张图片,一段美文;一声调侃,一个段子。谁的指头轻轻点击,快乐被复制,情谊如水纹漾开,渗进每个读者心中。尽管如此美好,几百人的群,一条,也足够。多了,便是重复,便难入心。
我没有如往常一样发短信,甚至空间和微信也没发一字。不是没有想起领导亲朋,不是不懂感恩,只是觉得这种漫天飞舞的文字雪片太多,太挤,太雷同。怕问候不成,反倒扰乱了人的清静。
过去,每逢佳节,总会用心编辑一段文字,可今年,当我拿出手机开始输入时,除了祝福,竟然不知说什么,我没有妙笔生花的文采,一句简单的“节日快乐”,涵盖所有的语言。可若只发这几个字,又觉得不合适,于是,又写几行,正要群发,顿觉有不敬之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亲疏千差万别,祝福的方式和言辞也该因人而异,与其千篇一律寡然无味,不如只在心里真心祝福。毕竟,文字里的含金量,靠真情传递,而情,心最懂。所以,朋友,请原谅,今年,我没有把我的祝福发到你的手机。
(二)
一杯酒,三个人,五个菜,简单的菜式,精致的中餐。
宝宝满面喜色。雪白的T恤,玫红的背带裙,更衬出她的活泼。今天,她有那么多理由开心,好吃好喝玩电脑都是其次,重要的是她不要坐在教室里做那堆如小山的作业,还有,她远在海口的父亲,“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
一个孩子,怎么能抗拒这样的惊喜。她定睛地看着她的父亲,还以为是梦境。一声“爸爸”,喊出千言万语的娇宠,她走到他的身边,紧紧地挨着他坐下,眉目处含满动人的笑;嘴角边挂着两弯深深的幸福,仿佛伸手一接,就可以落满一掌。
蒜香从红烧肉里飘出来,金黄的咸鸭蛋黄如花瓣一样摆放在菜碟里。
餐桌上,他夹起一筷子鳝鱼放进女儿的碗里,接着,又夹起一筷子,放进我的碗里。暖意如热气一样升腾,我惊鸿一瞥,正碰上他的目光,他端起酒杯,浅浅地抿了一口……
端午,满屋氤氲着菜香和酒香。
(三)
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爸爸的电话就打了三个,他不停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到?老人家等待的急切,一分一秒都很漫长。
清风舞动竹林,太阳西沉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
车还没停稳,爸爸妈妈就迎了上来,先到的妹妹妹夫更是喜不自禁。钻出车门的一瞬,我们彼此的昵称,在妈妈屋前的空地上,宛如高音区的音符,喊成一曲《相见欢》。
晚餐一如既往地丰盛。我总是没法知道,妈妈用了多长的时间来准备这些佳肴,她做的清炖鸡,她做的腊肉,她蒸的排骨,他烧的鱼……无一不是我们的最爱,那口味,我们吃了一年又一年,就是没办法吃腻,就是上瘾地喜欢。
晚餐后,三姐妹同去水库边散步,我们对着绿浪起伏的禾苗正寻觅童年的影子时,爸爸带着他们三位男士也过来了。他俨然一位资深的农业专家,不断地向我们介绍他种植的农作物,我们六人站成一队,跟在他的身后,欣赏他栽的桂花树,赞美他田里的西瓜藤,和刚种下的红薯苗。
“各位游客朋友,前面就是何老爷家的橘子林,请大家往左边看……”我模仿导游的语气,帮爸爸介绍他的橘林,大家忍不住为我的捣蛋乐了。爸爸也笑声朗朗,只是他的乐,不仅仅是因为我的调皮,更多的是骄傲。绿色的农作物和平凡的我们都是他这一生的骄傲。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