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架起“连心桥”

宽带架起“连心桥”

鸱彝子散文2025-08-16 08:12:19
键盘轻轻一敲、鼠标轻轻一点、“伊妹儿”轻轻一发……不管是同学身在何方,或是战友远在天涯,还是亲人四处奔波,都能在第一时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相通,这就是电信宽带带给我们的新变化。回想我与电信宽带的结
键盘轻轻一敲、鼠标轻轻一点、“伊妹儿”轻轻一发……不管是同学身在何方,或是战友远在天涯,还是亲人四处奔波,都能在第一时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相通,这就是电信宽带带给我们的新变化。回想我与电信宽带的结缘、相识、相伴,它不仅记录和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和社会发生的巨变,更镌刻了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伟大变革。现在,电信宽带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且也成为了我与朋友、同学、战友、同事、编辑老师沟通、交流的好桥梁。
前年,我从部队退伍回到地方。由于在部队封闭式的管理,我基本上是与世隔绝,以前的朋友、同学有好多都失去了联系。为了加深与同学、朋友之间的联系,我想尽了千方百计,但收效甚微。原因有三,有的外出打工联系不上,有的电话号码已经重新更换,有的根本无从联系。正当我一筹莫展时,读大学的弟弟为我献上了一计:当前,大部分人都喜欢上网聊天、建立网上同学录,何不从家里装好的电信宽带网上去试试。闻听此言,我茅塞顿开。当即,我就拜小弟为师学习起了宽带上网。果然不出小弟所料,在宽带网上我不仅查到了当年学习班级的同学录,还找到了好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如今,同学、朋友与我不仅经常在宽带网上畅谈理想、人生,还为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提出了好多宝贵的意见,让人受益非浅。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虽然脱下军装各自回到家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但在军营建立起来的那种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摸派滚打、生死与共的感情却并没有因相隔一方而淡化。相反,战友的感情却越酿越醇、越酿越浓。如此就少不了要加强联系,但我们战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相隔都是千里。利用信件联系,我们嫌麻烦、时间长;利用电话联系,我们担心长途电话费用高、不能尽兴。同时,有时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更是无法很好的交流和相互帮助。刚回来不久,一位四川的战友就打电话告诉我,他的一份推荐资料不见了,请我帮忙给他写一份,马上就要交。当时,我当即就答应了他,写好后我通过宽带网给他发了一份电子邮件,不出10秒钟,战友就告诉我收到了。现在,这位战友不仅进了一个好单位,还在我的帮助下追到了一个大学生好姑娘。前些日子,他还给我发了一个“伊妹风”:要我去当伴郎,喝喜酒呢!如今,我在弟弟的帮助下,在电信宽带网上建立了一个“战友吧”,天南海北的战友都可以在那见面、聊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我在部队曾经是一位新闻报道员,也比较爱好写作。回到地方后,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心中热血澎湃,写作的念头犹然而生。这下,电信宽带又成了我发稿、与编辑老师交流必不可少的助手。记得刚写的第一篇稿子《小镜头新变化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新农村建设见闻》,我用电子邮件发给了毫不相识的《人民网》陈老师,不到一天时间,陈老师就给我回了信息:这篇稿子写作手法不错,文章较精炼,但内容希望还能再充实一些、事实可再挖掘生动一些。在陈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我对此文进行了重新修改、补充。不久,这篇文章就相继在《人民网》、《新闻天地》、《邵阳日报》等网站、报刊上发表。现在,我不仅通过电信宽带网认识了很多知名的大编辑、大作家、大记者,还在他们的“面对面”的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回到地方不到一年时间,我就在中央级、省级、地市级报刊、杂志、电台发表各类文章80多篇(幅),并顺利考上公务员进入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岗位。
如今,我又对家里的电信宽带网进行了升级,并请了专业人员教我更深层次的操作以及对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我想,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电信宽带还将继续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步,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是会落伍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