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人生

“摩托”人生

民道散文2025-07-25 03:43:10
这年头,基金、股市、提薪……造就了一大批有车一族。或揶揄,或关切,我却曾多次面对“买车了吗”的尴尬。是的,十年前我就考取了B牌驾驶证,但是时至今日的我,还在继续着苦涩、无奈的“摩托人生”。曾几何时,拥
这年头,基金、股市、提薪……造就了一大批有车一族。或揶揄,或关切,我却曾多次面对“买车了吗”的尴尬。是的,十年前我就考取了B牌驾驶证,但是时至今日的我,还在继续着苦涩、无奈的“摩托人生”。
曾几何时,拥有摩托车还是令人羡慕的事。一声“买了吗”,在那时是真诚的问候。一个同事想买车,不但有好几个同事出谋献策,而且还要尽可能对“有摩一族”进行“连线我、你、他”,展开“深度调查”,并作“焦点访谈”。大多数同事已在购车之前成为机械专家,能对各种品牌的摩托车的性能、油耗等了如指掌,简直到了入神入“摩”的地步。购车后,更是小心驾驶,呵护有加,刮风下雨的日子,还舍不得用车呢。车身车轮偶尔沾点尘埃,即一家大小齐齐出动,提水、抹拭、打蜡,选择最显眼最安全的地方停放。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是绝对不肯借给他人使用的,当时有“宁愿借女人也不愿借车”的戏说。唉,有“摩”一族早早就做了车奴。
十二年前的除夕,我按捺不住对“摩托人生”的向往,倾尽囊中所有,还向亲朋好友求助,总算开了一辆心仪已久的摩托车回乡下过年。“哒、哒、哒……”的车声播洒在村巷上,引来一群群孩子竞相追逐围观,连老人也驻足观望。如果有时间搭几个小孩儿转上几圈,被搭的孩子可就喜形于色,心满意足了。可见“摩托人生”何等风光显赫。
那年头,我还曾领到给各个砖厂、石场的外来工拍摄暂住证相片的营生,顺便也会给他们照些生活照。我那辆摩托车就很自然地成了最受欢迎的道具,或骑或倚,总是围着它来照,这样一来,那车又随相片主人走遍大半个中国。真是好受欢迎的车!
有了摩托车,不但让我载人载物,出入方便,提高了生活效率,还让我有幸感受到人世间的古道热肠。
那时,家里经营着一间文具店铺,到了假日,我也会帮着开车去进点货。有一回装了满满一车文具、副食、生活日用品等货物,风驰电掣的往回赶。耳边是“呼呼”风声,两旁的房屋、树木、行人急速地向后消失,好不腻意。突然,“快停车!快停车!皮带松了!”一阵喊声从后面追来。我一怔,减速侧身回望,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也骑着摩托车赶上来,示意我停车。也许是车速过快,也许是捆绑不牢,一段胶带已松脱,在公路上拖着,车上的货物遥遥欲坠。车下的路旁是深深的鱼塘。好险!再拖一拖,我的货物将会撒满一路,不是被汽车扎碎,就是散落到鱼塘浸水。那男子也在我前面停下来,帮我重新打过包装,把货物捆绑得严严实实。我连忙不住口地感谢他,他反而腼腆起来,谦逊地说些“算不了什么”“举手之劳”“出门在外靠朋友”之类的话,朴实得像公路两旁的路树。经过这件事后,我真的不怎么相信“江湖险恶”这类的话了。
有行车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骑摩托车不推起地撑,当向左转弯时,地撑有可能点着地面,就会产生反作用力,摩托车就可能会向右侧翻倒,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我也有多次这种情况,但每次总会有热心肠的骑士加油赶上来大喊:“地撑未打起!”声音短促,含有责备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关切。闻言,总会心头一热。当你想向热心人表示谢意时,那人早已飘然而去,连个照面也没见着。谁说世风日下,人情似纸?一声问候,总让你觉得如沐春风。
我最难忘的是一个初冬夜晚,我从乡下骑车回城,因为一前一后还搭着两个小孩,所以车速也不能太快,就不紧不慢地走着。来来回回的车辆也不多,路上有点冷清。突然,我觉得有一辆车跟着我走了好多路了,也是不紧不慢的,从不超车,也不落下。有劫贼?这正是一段事故多发路段哦!不禁毛骨悚然,不由得加油赶路。那人也加油赶路!幸好,他没机会动手!终于进入城区,有路灯了,心里也就松了许多。到了一个大转盘,他这才追上来喊道:“孩子打瞌睡了,你要时不时拍拍后面的小孩!我分路了,注意点!”原来,他一路跟着,都是在留意车座后面的小孩!哇塞!虚惊一场。但又令我感慨万千:萍水相逢,素昧平生,关爱来时无语,去时无声,但又真真实实。感谢这摩托车吧,有了它,我才有机会享受到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我停下车来,让孩子清醒清醒,并指着远去的模糊的背影对孩子说,那是个好人!也对所有素昧平生,但会给有需要的人提个醒、行个方便的人说一声:谢谢你!你是个大好人!不是么!正是这些平平凡凡的人,创造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很可惜,摩托车也曾被某些投机人生的人歪曲成为人处事的“经验之谈”。“摩”:就是摸清对方的性情、爱好,做到有的放矢;“托”:就是用钱用物用花言巧语投其所好,不惜血本,放弃人格尊严;“车”:就是大吹大擂,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据说践行这条“潜规则”,就可升官晋爵。有好事者还叮嘱我要认真开好这趟“摩托车”。可惜我食古不化,生性驽钝,不“摩”,不“托”,不“车”,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也就难怪总是糊糊涂涂的,兜兜转转,不见“前进”了。
不过,庆幸得很的是:驾车十几年,从未闯过红灯、越过双实线,从未被扣过分、违反过交通规则,心里踏实得很。不是么?早几年,我通过参加公平公正的招聘考试,驾驶着“我的摩托车”驶进城里来了,还有许多亲朋好友为我喝彩呢。
好好的总结一下“驾车”经验,就是:身要“直”、心要“正”、眼要“明”、脑要“活”,不闯“红灯”,不违反“规则”,就能走好人生每一步,人生的道路就越走越开阔。

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