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票选新白娘子没事找事!
当现代剧和军旅题材大戏在电视剧市场上乱飞时,古装剧市场已经进入低谷,不能再复制的经典一次一次的被复制,老套的故事,重复的情节,让人唏嘘,这么一个古装剧市场就没有创作的能力?非要靠翻拍经典来复制经典?从
当现代剧和军旅题材大戏在电视剧市场上乱飞时,古装剧市场已经进入低谷,不能再复制的经典一次一次的被复制,老套的故事,重复的情节,让人唏嘘,这么一个古装剧市场就没有创作的能力?非要靠翻拍经典来复制经典?从《霍元甲》到《精武陈真》,乃至是四大名著的翻拍热潮,不得不让人唏嘘,国人的创作实力丢了?如今,网络要票选《又见白娘子》的演员,个人认为此行动的发起人,纯属没事找事。什么叫又见白娘子,明明是翻拍经典,就翻拍新白娘子传奇呗,居然叫《又见白娘子》,学《又见一帘幽梦》?编一个新故事,还是说翻拍老套的情节来复制经典?虽有《少林寺传奇》、《薛仁贵》这样精彩的古装剧,却还是不能够有足够的创作和实力,非要靠那些古装剧中的经典来延续这片市场?观众的口味也真是刁,篡改过当了,就认为这部电视剧不好看,不篡改,又认为情节重复没新意,搞的导演煞费苦心,最后拍成了,又被说成是烂剧。导演也需要心血,你们怎么可以以个人的狭隘的观点来抨击一个剧的实力?难道经典就不能修改?
相反现代剧和军旅题材不断翻新,一部部难得的经典陆续推出,我们的视眼也不由的由古装剧转到了军旅题材和现代剧上。现代剧我不太爱看,我就说说军旅题材吧。
从04年的《亮剑》到06年的《狼毒花》、《大刀》再到08年的《仁者无敌》,最后到09年的《杀虎口》,硬汉形象的军旅题材大戏,一直传承着金庸武侠中那层男子汉气概,也无疑是满江红中怒发冲冠的精神。为什么到了现在,怒发冲冠反而被说成是忤逆?我不解,难道国人就真的不需要岳飞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04年的经典《亮剑》这部大戏已经被反复播出了无数遍,李云龙一角诡异不按常规出招的故事,广泛流传在大江南北,以至于亮剑群星再度打造《仁者无敌》时,盯着“皮得贵”时硬是叫“李云龙”。同样是硬汉角色,仁者无敌中的皮得贵最后壮烈牺牲,死前不断的冲着“赵北欧”叫开枪啊开枪啊。脾气倔烈的皮得贵,最后战死沙场。
06年的《狼毒花》是我看的第一部革命剧,也由此喜欢上了于荣光。于荣光扮演的“常发”一角无疑也是润视电视剧常见的硬汉角色。全剧的突破之处,正是在于后面的儿女情长。使英雄多了一份柔情。也使烈汉多了一份柔情味。看到梅子死的那集我哭了,梅子可以说是女性角色中的英雄,如果没有梅子或许就没有后面缠绵悱恻的故事。
09年的《杀虎口》,刚刚首映就给我不一般的震撼感。里面的英雄无疑从一个多到了很多个,而戏路也无疑从节制烈汉自由发展变成了完全纵容烈汉自由发展。以至于一批铁骨男儿,在那个乱世,硝烟乱飞的时代策马扬鞭。片尾曲更无疑荡气回肠,很有武侠剧中的气魄。
爱走谍战路线的革命剧,也无疑越来越好看。从05年的《暗算》,到07年的《夜雾下的哈尔滨》、《羊城暗哨》再到08年的《重庆谍战》、《血色迷雾》。
值得一提的是将悬疑题材带红的《暗算》,一直是柳云龙先生的佳作。当年的这部大戏,一举夺得了多项大奖。
爱走不同于以往的另类路线的革命剧,最具吸引了。无论是06年的《记忆之城》还是08年的《关中义事》,都将人带入了那个勾心斗角的乱世之中。
面对革命剧那么多的经典,真的不懂小时候非常喜欢古装剧的我,为何到了现在,一部优秀的古装剧几乎也看不到。难道就只能靠翻拍经典的方式留住优秀。国人就真的颓废到连创作都不会了?虽说有少林寺传奇这样的经典,但无疑不能填补古装剧市场,创作小于翻拍的力量,精品少于垃圾的命运,真的希望古装剧市场可以再出佳作,让我们一饱当年古装剧轰动市场的实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