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魏晋15:佛不语

大晋帝国有个让你闻之有雷劈感的大大大大诗人,此人在自己居住的南山门前种了五棵柳树,人称“五柳先生”。他,就是陶渊明。令人费解的是,陶大诗人的曾祖父是东晋的开国元勋,父辈无不身居党国要职,他却为何放着好

大晋帝国有个让你闻之有雷劈感的大大大大诗人,此人在自己居住的南山门前种了五棵柳树,人称“五柳先生”。他,就是陶渊明。令人费解的是,陶大诗人的曾祖父是东晋的开国元勋,父辈无不身居党国要职,他却为何放着好好的国家公务员不当,跑到南山下种田?多少人削尖脑袋赴汤蹈火参加公务员国考想挤进去啊!世人所不知的是,这其实源于陶渊明与佛祖很拼智慧的一段微对话: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陶说:苦海是海,回头是海,苦无边,海无边,岸亦无边,何谓回头,何谓海,何谓岸?
佛默不作声。
陶说:众人皆醉,举世混浊,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个公务员我不当了?
佛默不作声。
陶说:沉默是更无边的海。
佛依然不语。
陶自语:茫茫人海,可以依靠的岸在何处?
佛陀弟子突然开口:我佛沉默,便是应许了,佛愿与你同在。
这段微对话,让陶渊明陶大诗人如醍醐灌顶,顷刻顿悟:既入佛门,心必诚通佛,我心即佛心,佛不语便是默应,我依据心中的判断去做,佛便不会怪罪。从此,陶大诗人弃官不做,不为五斗米折腰,每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读心灵鸡汤感悟人生哲理,看看日出日落欣赏自然美景,倒也清闲。比较不爽的是下雨时需要准备几个盆盆罐罐,用来装从屋顶上滴下来的雨水,台风季节还要重新找装修队。这种悲摧情景,被后来大唐帝国满脸愁容忧心忡忡的老杜写成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陶大诗人写不成悲摧无限的《茅屋歌》,却写出了大名鼎鼎的《桃花源记》。根据他的乌托邦理想,桃花源里男女耕作,秋熟春蚕,良田美池,桑竹阡陌,评上5A级度假景区后还会免票开放,并适时开展各类丰富的农家乐主题体验活动……好美妙的异境幻界!不离人事,不即人世,有无之间,真幻之际。
佛说,有即无,无即有。这位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田园诗人,似乎是通过烧香拜佛敲木鱼吃斋菜回到了原点,平静了自己的内心,坚定了自己的精神。
“桃花源”,陶大诗人是找不到的了。然而,我佛慈悲,后来他居然把自己居住的地“南山”发展成为“南国桃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面海修建“南海观音寺”供世人烧香许愿。
据悉,凡于此许愿者,莫不应验,入读央美清华等均不在话下。佛历2556年7月中,“风舞舞”、“小沫沫”等善男信女皆于此诚心奉香。“史记”曾载“南海观音寺”香火盛极一时,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蔚为奇观,遂被誉为“南山新八景”之首!
茫茫人海,你便是我的岸,岸便在你我的三炷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