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起悲歌

后宫起悲歌

诛悖杂文2025-04-28 11:20:22
汉成帝初年,班婕妤以才、貌被选入后宫,从此开始了她的深宫帝妃生活。“蒙圣皇之握惠兮,当日月之盛明”,“奉隆宠于增成”,《自悼赋》的前一部分是叙事,描写了班婕妤初入宫时,得到皇帝的宠幸,以及许皇后的喜爱
汉成帝初年,班婕妤以才、貌被选入后宫,从此开始了她的深宫帝妃生活。
“蒙圣皇之握惠兮,当日月之盛明”,“奉隆宠于增成”,《自悼赋》的前一部分是叙事,描写了班婕妤初入宫时,得到皇帝的宠幸,以及许皇后的喜爱。后赵飞燕入宫得宠,并谗言抵诽她和许皇后,极至她和许皇后皆失宠的遭遇;后一部分抒情,抒发其退居长信后的凄苦心情。“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掩暮而昧幽”,赵飞燕的入宫无疑是班婕妤悲剧的开始,而这种悲剧也仅仅是种表象而已,真正的悲剧还是在于:成帝的“白日移光”(指丈夫的恩宠已移向赵飞燕)!在那个封建王权面前,失宠的婕妤如同压在石板下的小草,无力反抗。
按理说,班婕妤退隐也是件好事,毕竟躲开了赵飞燕的陷害,然而她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女人,“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生动而传神地写出了婕妤退居的悲苦心情,以及她对成帝“白日移光”的绵绵怨恨。
从增成(得宠时居住的地方)的显贵,到长信(退隐居住的地方)的泪洒,强烈的对比,巧妙地突出了婕妤的处境之哀。《自悼赋》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才女抒发的特殊情感。这不由得让人自然地想起《长恨歌》里“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街红不扫”的凄凉。然而,婕妤的怨恨比唐明皇更深,因为她的丈夫不是“天上人间”相隔的“未亡人”,而是“咫尺天涯”!“此恨绵绵无绝期”把她欲哭无泪、心如死灰的悲苦怨恨跃然纸上。
描写帝妃婚变悲剧的还有《长门赋》,司马相如以深切同情的笔描写了汉武帝与陈皇后阿娇之间,从“金屋藏娇”到长门幽闭的怨楚与悲愁。这其实也是封建社会众多后妃悲剧的一个缩影。与《长门赋》不同是,《自悼赋》不能象司马相如代笔陈阿娇那样,慷慨陈述心中的哀怨,她只能“自悼”了。还有,长门是文人代失宠者写的求宠文章;而自悼则是失宠者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流露,婕妤无意去做第二个陈阿娇,她就只能“绵里藏针”,把深怨含蓄委婉地埋在文章中,从而更彰显出作者的才气。
据载班婕妤流传的作品有《持素赋》、《怨歌赋》、《自悼赋》三篇,都是抒发自己的宫中苦闷之情,而唯独《自悼赋》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