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沃土寄深情

扎根沃土寄深情

九还丹散文2025-03-29 21:40:38
参军入伍的第二十二个年头,有着二十年党龄的我服从党组织的决定——脱下象征着和平的绿军装,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在经历一年的彷徨、焦虑和等待之后,我选择到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刚开始家人、亲戚、同学和
参军入伍的第二十二个年头,有着二十年党龄的我服从党组织的决定——脱下象征着和平的绿军装,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在经历一年的彷徨、焦虑和等待之后,我选择到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刚开始家人、亲戚、同学和朋友都不理解,纷纷说你从农村当兵出去,拼搏了二十多年,入了党,提了干,进了城,咋又选择这样一个和土地打交道的部门呀,真傻。面对众人的疑惑、不解和揣测,我淡然一笑,因为这其中有不为人知的一个梦、一份缘和一生情。

青春少年的地质梦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我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家庭。我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同时也带来了希望。读过几年私塾的爷爷给我起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王星。我理解家人那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希望,就是要我长大以后能够在家乡的土地上兴家立业,成功名世,成为一颗闪亮的耀眼之星,给家庭带来富足、安康和希望。
我的童年生活阶段,正处在农村生产队大集体生活的后期,那个年代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只有一个字——“穷”。一家人在土地上拼死拼活干了一年,最多也只能分到150斤小麦和100斤玉米,而这些就是全家人一年的口粮,说句实在话,那少的可怜的粮食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吃饭之外的穿衣戴帽啦!好在当时家里有爷爷和父亲都在县城里工作,他们每个月都要从工资中节余一部分钱,用来接济全家的生活。就这样,家乡那片贫瘠的黄土地,把我这个农民的儿子慢慢地养大了。
八十年代初期,我正在公社初中读书,有一天,我突然被一部叫《天涯孤旅》的广播小说吸引了,女地质勘探队员蓝华的故事时时扣打着我的心弦,主人公沙漠考察途中遭遇的风沙、湖月、泪水、篝火、春情、横祸、幻想、曲折,不仅仅是一首昂扬的进行曲,还是一支交织着欢乐和忧伤的歌。它不仅给了我许多启示,而且让我产生许多思索,最重要的是让我这个懵懂少年懂得了什么是理想、事业、爱情和生活。从那以后,我对地理课特别偏好,每一次考试都是优秀,我的学习生活中也开始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激情,以至于做梦都想着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地质队员,用自己的双脚走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初中毕业那年,刚巧省地质学校面向全省初中招收学生,我积极报了名,但命运之神却没有眷顾我,而是把幸运给了一位身体壮实、性格憨厚的男同学。多少年过去了,我还一直为这个没有实现的梦想而感到遗憾。

热血青年的军旅缘
十八岁那年,我的爷爷因病去世,紧接着高考失利,命运之神把我逼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需要我作出艰难的选择。春节过后,昔日的同窗好友从郑州给我寄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高考中他幸运地被解放军测绘学院录取,即将成为一名驰骋祖国辽阔疆土的测绘学员。他的那封信,点燃了我的从军热情,我怀着对部队生活的美好向往报名参了军,体检、政审一切顺利过关。四月初,当乡武装部长把鲜红的入伍通知书送到我手中时,我激动地流下幸福的泪水。几天后,我怀揣着亲人的嘱托、乡邻的祝愿踏上了从军的征程,有缘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入伍后我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努力复习文化,在入伍的第一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那以后,我时时用优秀党员的事迹激励自己,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挤时间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方一所军校深造。在那所校训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学校里,一方面要进行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一方面要参加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学习生活异常的单调枯燥,但我没有消沉,小说《天涯孤旅》主人公蓝华的人生经历激励着我,反而更加激发了积极上进的决心。
四年后,我从军校毕业,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回到了驻豫部队,但一纸命令把我像风一样刮到了远离城市的连队任职。在那个风景宜人的深山沟里,我象蓝华一样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坚定信心,立下宏愿,在山沟扎根工作一辈子。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我不甘平庸,利用自己院校学习的知识,带领战士们边训练、边劳动、边学习,我和战士们都经受住了艰苦生活的考验。因为工作出色,我没能最终在山沟扎根,在那里工作半年后就调入机关任职。但我深深地知道,那段短暂不乏艰苦的日子,让我经受了终生难忘的锻炼和考验!
二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弹指一挥间即过。从连队到机关,从机关到连队,再从连队回到机关,我先后几次在机关和连队之间上下,带过一茬又一茬的兵,担任过各种各样的职务,在静静流逝的岁月中,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默默地奉献给了心爱的部队。

不惑中年的国土情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我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回望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时常感慨万千:在黄土地上出生的我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把火红的青春渲染的象花一样灿烂!上中学时,梦想能够成为一名地质队员,虽然最终未能实现梦想,但是我的心里却象吃了蜂蜜一样甜。十八岁那年,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与军队结缘,参军入伍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至今我还还记得刚刚踏进军营的第一堂思想教育课上,政治指导员对我说:“从现在起,你就是军人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保卫国土为生命……”。参军的第二年,我在《青年导报》上发表了自己的青春箴言:是龙就要腾飞,任凭天高海阔;是星就要闪光,即便瞬间消逝。军校毕业提干后,我担任基层连队的排长,曾经踌躇满志地在《解放军生活》杂志上撰文:志在蓝天,才会振翅搏飞;志在高山,才会奋力攀登;志在军校,才会饱读兵书;志在军营,才能报效祖国。二十二年后,当我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时,我真正明白了政治指导员说的“以保卫国土为生命”这句话的含义,那就是军人要为保卫国家的每一寸疆土恪尽职守,甚至奉献自己青春和生命。如今,当青春匆匆从身边溜走,当白发悄悄爬上额头,当岁月在心头刻上年轮,经过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大熔炉的磨练,年近不惑的我,为了实现少年时的理想,再一次果敢地作出选择,勇敢地投身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潮头浪尖,成了国土资源管理战线的一名“新兵”。
到省国土资源厅报到的第一天,负责接收我的人事处长对我说:“国土资源人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