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盛世之间的杂化糅合

中华大地向来有所谓正统和非正统的区分,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一部正统的华夏文化和周边非华夏正统文化的斗争。从远古的三皇五帝的轩辕斗蚩尤,到后来的尧舜讨伐周边,再到周家八百年的过程与戎狄的摩擦。历史总是在中央

中华大地向来有所谓正统和非正统的区分,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一部正统的华夏文化和周边非华夏正统文化的斗争。从远古的三皇五帝的轩辕斗蚩尤,到后来的尧舜讨伐周边,再到周家八百年的过程与戎狄的摩擦。历史总是在中央与外围的不断混合渗透中前进。混合的过程有时候和风细雨,有时候很激烈,到了秦汉一代,匈奴人强大到雄跨北方大地,压迫的中原政权只好修长城来对付那些飘忽不定的游动骑兵。匈奴人被汉武大帝打得落荒而逃的时候,削弱的不单单是北方的蛮荒部落,汉人生活也是极端困苦。匈奴人分裂了,开始被中央政权接纳内迁,然而那份不安分和华夏正统由来的高贵总是显得不合拍,时不时要闹出点动静。况且匈奴人走了,还有后起的乌桓和鲜卑。三国末年的曹孟德驯服了北方少数族裔以后,把这些正统的中原人士眼中的异类分成了五部,杂居于今天的河北山西甘陇一带。而原来匈奴人空出的地域就又有了新的主人,这就是从大兴安岭迁移过来的鲜卑人。
社会其实就像所谓补位游戏一样,你走了,我来了,有时候确实会很荒凉。就像繁华过去会冷清,寂寞无闻又会突然大放异彩一样。东西两汉四百年的大一统走到了尽头,是三国乱世的互相杀伐。人口锐减,千里无人烟,人祸和天灾共同支配着自然的舞台。
西晋王朝在傻子皇帝司马衷的率领下,内有皇后贾南风恣意用事,外面就激起了司马家族的纷纷不满,于是八王之乱起,紧接着就是北方胡族的大肆攻伐,西晋很快灭亡。一次比之三国乱世更乱的乱世开始出现,持续时间之长也是五千年文明所仅有。
公元317年,镇守建康的晋朝残余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朝王室,历史上称为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较长期的偏安统治,直到公元420年被出身卑微的刘裕建立的宋取代,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间皇权衰落。周武王分封诸侯,起码还能号令左右,到后来周家天子只是个名义上的共主时候,诸侯已经坐大。秦始皇开始集权,汉高祖继承了秦王朝那些律令和政策,把权力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诸侯与王爷们的削弱成就了地方豪族,家族的高贵成了出将入相的基础。当门第成了一种身份时候,权力的分配开始变味。到了汉末三国渐成气候,进入西晋一朝,登峰造极。
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当时江南地方官僚士族的拥戴。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首先支撑了晋朝血统的继续延续。
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渐渐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东晋王朝的政局。南来士族祖逖曾率领军队北伐,一度收复黄河流域。此后,当权的士族大多为了标榜门户才进行北伐。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桓温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没能够巩固北伐成果。
公元383年,前秦南下,苻坚大军号称百万,绵延一千余里,东晋面临空前威胁。东晋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趁着苻坚大军未能全部集中的时候,谢玄,谢石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东晋朝廷外乱解除,开始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夺晋室。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通过北伐树立了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享受是人生的追求,祸乱的年代也许更能刺激人做出极端的事情。东晋统治者享受着鸟语花香的江南,从来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把自家的钱包装的鼓鼓囊囊。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给当时蛮荒未开发的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当地的土著农民辛勤劳动,开辟着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主流文明离开了黄河流域,使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
北方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成了五胡逐鹿的战场。胡族纷纷登场建立政权,和东晋政府长期对峙,历史上这段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从曹操安置的匈奴五部后代走出来的刘渊建立汉国,公元316年灭掉西晋。公元439年,从外围填充进来的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夏十五个政权,连同西南氐族建立的成汉,总称十六国。在十六国时期,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魏,丁零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永建立的西燕,鲜卑拓跋氏的代国,总计二十一个政权。
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前秦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不过时间都很短,百余年时间里,北方的战乱从无止息。民族之间的调和先是狂风暴雨,过了头时候才会慢慢安静下来。
五胡十六国由于鲜卑人的强势介入完成了使命,不能说寿终正寝,也说不上夭折。似乎是先天不足的营养不良。
东晋被出身寒门的刘裕篡权,自打桓玄灭亡,门阀也走过了自己的高潮。北方的拓跋势头正猛,刘寄奴也不是蠢才,南北两强对峙的局面正在孕育之中。
赫连勃勃把统万城修的固若金汤,靠着自己的勇猛与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奸猾肆虐着匈奴人最后的疯狂。秦始皇的万里长城挡不住匈奴人的铁马金戈,勃勃的统万城也照样阻挡不住拓跋焘的豪气干云。
硝烟散尽的时候,中华大地就剩下了南北两大对立。
历史终于从五胡十六国的乱局走进了相对单调的南北对峙。
鲜卑人比之匈奴,是个善于接受善于学习的民族。从荒凉冷漠的北方森林中走出来,一路迁移,先是到呼伦湖,再到平城,最后迁都到中原腹地的洛阳,然后扎根发展,纵横天下。
鲜卑人的血统融合了匈奴人,乌丸人,汉人等等的精髓,趁着天赐良机,完成了自己的涅槃。
不争气的汉人政权龟缩于江南依旧演绎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短短的一百多年,又更迭了四次门庭,宋齐梁陈一字排开,继续着权势窝里的兄弟父子之间的残杀。内斗的结果是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到陈霸先称帝于建康城的时候,手里的资本就只是不大的一片水泽之乡了。
鲜卑人蜕变的过程在孝文帝时候达到了顶峰,华丽过后,入乡随俗了。
中华大地再次到了三国时期,这个三国,我们不妨称作后三国。
从东西两魏和南朝梁,到北齐,北周,南朝陈,后三国换了一次汤。
胡人融入中华大家族走过了孝文帝的顶峰,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