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余秋雨的言论等级论

驳余秋雨的言论等级论

跂蹻杂文2025-04-16 11:24:59
余秋雨先生是我崇敬的大师级人物,我买过先生的一些书,并且用心地读过,先生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沉的文化思考,许多年前就让我无比折服。这一回读先生的《问学——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余秋雨先生是我崇敬的大师级人物,我买过先生的一些书,并且用心地读过,先生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沉的文化思考,许多年前就让我无比折服。这一回读先生的《问学——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同样被先生广博的知识所折服,但是先生的言论等级论,学生万万不敢苟同,甚至相当反感。在我立论之前,我想声明的是,我不想借着名人成就自己的名声,我只想说出一个底层知识分子对于公民话语权甚至学术层面的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
余秋雨先生说“我们今天拥有多种媒体,发言更加方便,为什么在质量上远远比不上稷下学宫呢?主要原因是,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是一种经过严格选择的高等级发言”。这个说法很有些问题。在哲学思想荒漠时代,出现了大家,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东西方都一样,现在言论的质量不高,不是因为发言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择,相反,很多的思想无法进入到主流社会,谁都知道充斥在主流媒体的声音都是经过严格选择的精英的声音。至于这些声音不能主导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不能怪发言的质量不高,要怪也只能怪现代精英的思想缺乏引导社会的弘大力量。
其实,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思想的荒漠时候,容易产生大家,一个孔子统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中国还会有孔子式的人物出现吗?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不是言论质量高下的问题。就说稷下学宫那一帮人吧,这是一帮什么人呢?稷下学宫是春秋战国时的国家学府,在这个学府里,名师云集,教育出了一群名徒,所以精英都在那里,发出的声音无疑都是社会的主流思想。为什么会有稷下学宫?春秋战国时代,大致也是思想文化的洪荒时期,一帮思想文化界的顶尖高手会集一起,如现代大学,不足为奇。所不同的是现代大学林立。
稷下学宫的确让人神往,因为稷下学宫创造了不仅属于当代的思想,其思想的光芒引导中国社会走过了几千年。稷下学宫是那个时代的稀缺资源,是封建士大夫阶层的专利,与广大民众无缘,稷下学宫所处的时代不值得颂扬,现代社会发展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多了,且又是思想快速分孽的时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只有一种两种声音是不可能的,而且一个或一群少数人的声音想主导这个社会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在思想理论界,先占领思想高地的人们就有资格扼杀后来者,那么这样一个社会是封建的呢还是民主的开放社会呢?不仅如此,如果允许封建学阀的存在,那么思想理论的发展就会始终存在天敌。我读《问学》,先生告诉我的是,在东方产生孔子孟子的时候,西方也产生了亚里士多德,而在西方产生黑格尔的时代,东方却出现了哲学思想的停滞,这能怪谁呢?
余秋雨先生在讲学中进一步阐述言论等级的重要,他借着稷下学宫说着自己的意见,“为什么要分等级呢?稷下学宫的回答是,不同人群的言论自由,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空间都可以任意放言,才叫言论自由。即便是关系众人利益的政治言论,也要通过自己不同代表者在不同空间表述”。照余秋雨先生的逻辑,生产队社员只能跟生产队长发言,乡长只能跟县长发言,如此类推,这分明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政治社会,如果在学界,那么小学生只能在小学生里面说话,大学生只能在大学生里面说话,没有博士的文凭,你也休想有高等级的言论。如果按照余秋雨先生的逻辑,权威是建立起来了,放在封闭社会也许就这样了,但现代社会能行吗?不知道余秋雨先生的思想是对现代文明的扼杀,还是对封建文明的神往。余秋雨先生的用心是要通过文化来建立一个等级社会吗?面对开放的世界,秋雨先生可以满怀悲愤,对着满世界的学生们说,你有什么资格发言?而作为底层民众,更有底层知识分子,同样满怀着悲愤,你凭什么要垄断话语权?事关我个人的痛痒也要你来代言,这不是强奸我吗?
也许我这样说余秋雨先生是不屑的,余秋雨先生举例说,“文革”时,很多造反派狂徒拿着《小学生字典》揭露国学大师的“读音不准”,或批判医学泰斗不会打针。的确这也反映了造反派狂徒的浅溥,有这么一节谁还敢说什么呢?因为以余先生的学识,我等的确不可望其项背,但是我总觉得余秋雨先生高高在上,藐视众生,就这一点余秋雨先生不够谦虚,过去的国学大师们大概还没有人提出过言论等级论。其实,余先生的话是经不经推敲的,如果低层民众不接受你,那么你还有价值吗?
智者也有糊涂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余秋雨先生进一步说理,“良莠不齐的发言混杂在一起,高低不一的智能胶着成一团,那么结果一定是精英被淘汰,这种现象叫精英淘汰制,平静、理性的高层思维一旦陷入这种吵闹的市场,在现埸说服力上一定比不了杂乱无章、大红大绿的庸俗表演。广场辩论的时候,高嗓门一定胜利,安安静静的逻辑高度一定被埋没、被遗忘。这种现象叫广场现象”,表示一定要在卡拉OK、文字戏谑的狂潮中从救出贝多芬、海明威。余秋雨先生认为人类在精神上越来越平庸的原因是民众没有辨别力,随声起哄,硬撑支派,伪造深刻。余秋雨先生说的精英淘汰现象和广场哲学,我以为不是这么一回事。平静、理性高层思维一定会在广场埋没遗忘吗?噪门大就一定胜利吗?泼妇骂街可能是,辨论不可能。在思想的洪荒时代,出现了孟子、荀子这样高等级的思想家,这些开山立派的思想宗师,是因为民众有辨别力,其思想才得以传承吗?肯定不是。文化思想的传承极其艰难,是政治经济长期作用的结果,一个风俗的形成都可能经历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何况作用于政治和人民心灵的思想?其价值也许不在当代。
余秋雨先生言论等级论,是典型的精英逻辑,实质是精英主宰论,中国传统社会被精英主宰了几千年,底层百姓那有什么话语权?如果言论都要分等级,那么身体要不要分等级?精英创造历史了吗?没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精英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物论的原点。刘邦、朱元璋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刘邦出身村小组长,朱元璋叫花子出身,但他们打下了江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其文化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也影响了余秋雨先生。谁能否认这些历史吗?
问学这本书,是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先生,出版商如是说,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了不得!北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精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