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侯耀华的新闻窜红网络。有媒体指出,侯耀华因涉嫌代言虚假广告而深陷“广告门”,目前其已就“代言”事件表示了道歉。
我觉得,“侯耀华事件”绝非偶然。看看近几年的媒体,不论是报纸还是电视,扑面而来的全是这种由名人代言的广告。食品啊,药品啊,保健品啊,还有医疗器械什么的。有改善肾功能的,改善性功能的,有降压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且不说这些产品的效果怎样,光是冲着这些名人的信誉和影响,那些没有判断能力而又急于治病的消费者也会毫不犹豫地去购买去消费。这些劣质的商品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市场。有了市场后,这些广告更是变本加厉,进一步扩大其虚假宣传,以至于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非法广告之所以能明目张胆地存在于各大主流媒体,说到底还是因为利益驱使。厂家通过扩大宣传效果可以获利,名人通过虚假代言可以获利,媒体通过发布这些广告可以获利,而唯独受到伤害的就只剩消费者了。看看明星们代言的三鹿奶粉,损害了多少孩子稚嫩的身体,伤透了多少家长心。
按说,广告只不过是厂家营销的一种手段,名人代言也无可厚非,如果产品质量过硬,通过名人的代言能惠及更多的人,这应该是值得鼓励的。可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厂家不懂质量就是生命的道理,不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靠找几个名人弄些虚假宣传,骗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最终失去的必将是广大消费者,实在是短视之举;而一些所谓的名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毫不了解产品性能的情况下,当了别人的枪手,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失去的也必将是喜欢他们的广大群众、他们的衣食父母,实在是不智之举;而一些部门和媒体,因为利益驱使或其他原因,对这种虚假广告疏于审查与监管,听之任之,客观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丧失的必将是自己的公信力。而广大的消费者群众,更是虚假广告的直接受害者。可以说,虚假广告伤害的是所有人。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企业要发展,质量是关键,靠一时的坑蒙拐骗绝对长久不了。所谓的名人,真的要有些公德心,确实提高鉴别力,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利吃上官司、自毁形象。而一些机构和媒体更要加强监管,绝不能因小失大,为了暂时的蝇头小利而伤害广大群众,失去公信力。另外,广大的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加强鉴别与监督,在全社会形成打击虚假问题广告的高压态势。我想,只要做到了这些,问题广告也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问题广告”何时休
最近有关侯耀华的新闻窜红网络。有媒体指出,侯耀华因涉嫌代言虚假广告而深陷“广告门”,目前其已就“代言”事件表示了道歉。我觉得,“侯耀华事件”绝非偶然。看看近几年的媒体,不论是报纸还是电视,扑面而来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