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打着文化的幌子骚扰古人

近年来,国内关于古代名人的墓地或故地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名人不知何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符号流行开来,这种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哪个地方还不能找到三五个有点名气的人,且资源成本低廉,又不必担心被古人们状

近年来,国内关于古代名人的墓地或故地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名人不知何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符号流行开来,这种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哪个地方还不能找到三五个有点名气的人,且资源成本低廉,又不必担心被古人们状告侵犯其肖像权或名誉权,因此历史名人受到各地官员的青睐。这些历史名人,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才子佳人,只要稍有点名气的几乎都进入了官员们的视线,可怜的这些古代名人们在沉睡于地下被湮没数百年甚至千年后,却又意料不到的被“风光”一回,只是这份风光并不体面,且不说古人若有知对此争夺是否感到困倦,就连如今围观的人们都已感到疲惫,那些古人犹如漂浮在空中的孤魂,手足衣襟被人随意拉扯并且耳边充满了四处呼叫的嘈杂之声。于是这些古人也被今人弄迷惑了,迷惑的不知自己到底生于何处?死于何地?
据说前几日对曹操墓地的挖掘进行了现场直播,可谓兴师动众。自去年曹操的墓地在河南安阳被发现后,某些官员就曾提议应将刘备的墓地挖掘出来,以便让刘皇叔与这位曹公欲比高低。如果此提议被通过,我想接下来大概孙权、司马懿的墓地也不会幸免于难。历史过去近两千年,似乎那些曾经叱诧风云一时的古人们又将上演一场群雄逐鹿中原的大戏,只是这些古人已从大戏的主角沦为了戏台上的道具,而主角则是对挖掘墓地孜孜不倦的官员们。虽然他们向外则称是发掘文化保护文化,但不管基于什么目的,挖人坟墓让其魂无所归,这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相对挖掘古人坟墓而言,那些只是争夺古人故里的人们,虽说道貌岸然一些,却也依然文明不到哪去,为了争夺一个名人故里,就连古人的七姑八大姨,凡是沾上点边的都统统拿来当证据。其中争夺地域最广的当属大乔小乔的争夺战,其战火遍及五省七地;而争夺最激烈的要数河北省临城县和正定县关于赵云的故里争夺战,其程度大有堵门骂阵的架势。更可笑者,山东阳谷县实在找不到名人,于是把西门庆这一虚拟人物推上了文化舞台,更可笑者临清县和安徽省黄山市也积极的来争夺这个“香馍馍”,真不解这三地的官员们向外宣扬什么,难道是在向世界宣扬独特的“淫文化”?
中国的官员向来是聪明的,这点毋庸置疑,只是这点小聪明很少用在正事上,所谓发掘文化资源其实就是一种经济利益的驱使,是一种利益之争,说的好听些叫“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说的难听些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发掘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本无可非议,然而一旦掺杂上虚假或与铜臭沾上边,则马上变味儿。
发展经济民生本是好事,但应务实一些,从古人的骨头里抠东西既富不了家也强不了国。不要为了经济而走捷径去强奸古人,打着文化的幌子骚扰古人更是一种无耻。
请还长眠于地下的古人一份安宁,也算是为自己积点阴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