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调离万民送行的感动

书记调离万民送行的感动

芜旷杂文2025-03-31 15:40:48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党的干部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长期干下去,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被搬到哪里。一个领导当他在某个岗位上时,因为种种因素可能左右着对他的评价,人们对他的赞誉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当他离开这个岗位时,由于没有了利害、利益等关系牵扯,人们对他的议论一定是发自内心的。
有一个叫李雪荣的,是河北省张北县县委书记,在任时,也曾受到质疑。今年4月,一段名为《县委书记》的MV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内容全是“歌功颂德”,把李雪荣捧为“红太阳”,一时在全国各地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众多网友说这是在拍马屁。人们看多了“作秀”,见多了吹捧,那时那景,也难怪网友们不相信李雪荣会有那样好。实践检验真理,一个人值不值人们称赞,会不会被人们尊重,时间可以见证一切。4个月过去了,因李雪荣的调任,上万群众前来送行,那感人的场面,使得大多数网友看过视频后表示,“这次是真的,不是作秀”。
据8月21日南方日报一篇《河北张北县委书记离任被赞“红太阳”上万群众自发送行》的新闻报道,昨日,关于李雪荣调任的一段视频又在网上热传,视频记录了他离开张北时,上万群众自发送行的场面。截至昨日18时,优酷网上的这段视频已被播放428876次,网友评论1517条。有网友留言说,“我感动流泪了,现在中国缺这样的好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也是在昨天,笔者点击收看了群众聚集送别李雪荣书记的视频。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群众拉起的横幅:“无论您到那里千万保住身体”、“李书记常回家看看”、“张北因你而精彩”等等。视频解说描述了当时的感人场面:“群众自发组织的锣鼓秧歌队也到现场进行了激情高昂的表演,在和同事简单合影留念后,李雪荣就被群众给围了起来。上到头发花白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现场成千上万的百姓都舍不得李书记的离开。他们紧紧拉住李雪荣的手,李书记也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这样的场面,如果是性情中人,谁都会感动、谁都会流泪。我们相信“李书记也激动得流下了泪水”,绝对不是作秀,绝对不是假的。看完视频,我也与大多网友一样,深深感动了,被群众的质朴情怀所感动,被李书记的真情流泪所感动,被那一声声祝福所感动。
然而尽管场景感人,但是网民的争论依然不断,焦点在于上万群众来送李雪荣是不是“自发”的?有网友认为群众非“自发”聚集。新浪微博网友“@伟大中国”分析说:“你们真傻啊,张北县政府大院,先不说这老百姓是不是自发的,就单单说这个院子,老百姓进得去?连点分辨真假的能力都没?都是花了钱请来的!”网友“@江清”也发帖质疑道:“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是一个书记调任,一般的老百姓怎么知道?还上万人?还有那么多时间准备跳舞?还有横幅?”
而网友“心情噩梦”的观点截然相反:“我负责地告诉你,县委大院随便进。我负责地告诉你,都是自愿的。我负责地告诉你,不了解事实就别卖弄你那点推理能力。”网友“绿茵火枪手”分析说:“我信了,那个一看就是真的。假场面一看就能知道。你当现在的人‘2’啊,而且看了视频我也哭了,这年头还能出这种让老百姓不舍的官,这种场面,我10年没见过。你说组织的,我笑了,你给哥组织一个,你花一个亿也组织不起来,你不服气你就去组织。”
《县委书记》的制作者铁曙光说,网友这么说(拍马屁)是因为对现实不了解,“如果你来张北县,你可以问一下广大的人民群众。我觉得在张北县人民心中,他真的是一个太阳。”铁曙光举例说,有一个活动叫三年大变样,网友可以搜集一下三年前和三年后的图片,看一下现在的张北是个什么样;再比如说招商引资,现在的伊利厂子可以解决很多人就业。铁曙光认为,虽然歌曲是从网上找的,但其歌词和表达的感情都是实事求是的。“我可以告诉你们,这都是我的真实感受。”
无论是支持或者反对,网民都有自己的道理,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坊间的戏言有时更加真实。通过这件事,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这一切都是人们对好官的期盼!老百姓的要求其实非常低,也十分合理。只要你为他们做了一点好事,他们就会感激你,记得你。今天,一位县委书记调任,上万群众前来相送,群众不舍,干部难分,这是一种浓浓的鱼水之情,是一种干群关系融洽的生动实践。这样感人的场面,希望在现实中更多一些。如果我们周围干部群众都亲如一家,何愁我们的事业不发展、大局不稳定、社会不和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