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西域

飘在西域

矫伐散文2025-09-12 19:30:00
到乌鲁木齐前,对这个城市没有任何概念。随着火车的一步步西行,沿途的景致日渐荒凉。火车进入城区时,北小虎指着车窗外一片灰暗矮小的建筑告诉我,那就是从前的市中心,顿时让我心凉。真正进入了市区,发现和别的大

到乌鲁木齐前,对这个城市没有任何概念。随着火车的一步步西行,沿途的景致日渐荒凉。火车进入城区时,北小虎指着车窗外一片灰暗矮小的建筑告诉我,那就是从前的市中心,顿时让我心凉。
真正进入了市区,发现和别的大城市没什么两样,一样的高楼大厦,并没有很特色的建筑。但是市区的绿化倒是极有地方特色。我住的小区路边种有大量的薰衣草,一片片蓝紫的花卉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有些梦幻的色彩。树下,草边,都是一个个水龙头,专门浇水的。在城区里,也有与公路同行的大片绿化带,蜿蜒数公里。
有一天我从天池回来,在新疆日报社门口乘车,发现方向颠倒了。于是走地下通道过马路。我诧异的发现,竟然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天井。天井里种满了树木花卉,周围是各种小店。抬头向上望,上面是一片片盛开的向日葵,黄色的灿烂的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的令人遐想。待我走出地下通道,站在路边时,天井的上方也还是绿树樱樱。在城市的交通要道里,居然藏着一个郁郁葱葱的天井,我不禁为设计者喝彩。
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自治区的中医院。我在会议上才知道,新疆有一家全国闻名的四星宾馆医院。它的门诊大厅就是仿四星宾馆设计的,层高宽阔,吊灯明亮,地板蹭亮,大型的绿色盆栽植物随处可见。护士工作站就有一百多平米,并提供沙发,茶几。高级病房里还有会客厅,健身厅,难怪吸引了很多邻国的领导人。
民以食为天,到了乌鲁木齐,当然得提到烤肉与馕。馕是在我第一次进入小区的门口就见到了。一大张类似桌子的台面摆在小区的门口,上面放着一层色彩鲜艳的布,各种各样的馕就摆放在那里,层层叠叠,小的巴掌大,大的直径快一尺。一律圆形,馕面上是各式图案,很精致,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吃,象艺术品。这是一种面饼,在形似大肚坛子的烤坑中烤制出来,里面填充各样馅料。类似于湖北的“锅盔”,只是没有锅盔焦脆。
馕在维族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维族人有句名言“馕是信仰,无馕遭殃”。不过,我到底是异乡人,感觉它比不上“锅盔”焦脆,也没有面包绵软,刚出炉的稍软,一放置之后,就特别坚硬。哥哥推荐珠江路口的阿不拉的馕好吃,于是我步行过去,路程略远,体验生活,我不怕路远。当时拿着馕,坐在和平渠的岸边,一边吃,一面瞧着路边放风筝的老人,自己觉得已融入了新疆的生活。和平渠的渠底是水泥砌成,层层递减,隔一段平台,就低一层。只是渠里一滴水也没有,岸边却挂着不许游泳的标牌。小孩子们在渠里打球,溜冰,玩耍。渠的对面,是蜿蜒着的大块的绿地,这是散步的绝佳地点。
渠边,有一家烤肉摊。烤摊很别致,铁质的烤架顶头是一个铁质的大壶,翘翘的,上面还有遮顶,刻有图案。相比湖北的烤摊就简陋得多。看来新疆人生活还是挺有情调的,一个烤摊的外形也是挺讲究的。我要了几个肉串,一杯卡瓦斯。卡瓦斯是蜂蜜啤酒,我本来既不爱啤酒,也不爱蜂蜜,但是卡瓦斯口感甜美清凉,配合着烤肉的娇嫩,觉得真是人间美味。我闲淡的坐在那,欣赏着晚饭后人们的来来往往,并没有陌生的感觉,倒好像我已经来了好久。这时候,觉得新疆的怀抱是宽博的。一只蜜蜂老围着我转,我扇了扇,它飞走了。一会竟又飞来了,停在了卡瓦斯的杯子上。或许,它是要代表新疆人民欢迎我呢。
八月,正是水果成熟的季节,硕大的西瓜,哈密瓜,品种各异的葡萄摆得在鲜艳的地毯上,满满的。我挑了一串葡萄,习惯性的问戴头巾的维族妇女,可以便宜点吗?随即想到是不能随便同维族人还价的,摸了人家的东西也是一定要买的,不然,对方很可能掏出小刀来,于是赶紧闭嘴。晚上,我和小罗吃着美味的葡萄,一边聊些闲话,日子过得很轻松。
那些日子,外出散步十点天黑前一定赶回家。时间一长,慢慢觉得新疆的夜晚也没什么可怕。暴乱的毕竟是少数分子。有一天晚上约好黄牛在火车站附近拿票,乘坐公交加步行耗时良久。回来时夜市都开始了,索性买了半只椒麻鸡,拎在手上,一路步行到家,小罗帮我把返程的火车票退了,我给他手续费他硬是不要,买点东西以示感谢,路上行人不多,但是也没遇到啥。椒麻鸡是新疆的名小吃,卖椒麻鸡的女子熟练的帮我把半只鸡撕成一片片,撒上洋葱,浇上特制的花椒调料水。我觉得味道一般,不过小罗觉得是美味,总算物有所值。
住的小区附近是新疆的老人院,每次走过那里的时候才真正觉得来到了异域。门口的小道上种着粉的,白色的竖葵,一大串一大串的。几把白色的藤椅上坐着穿白袍,戴花帽的老人,几位头包亮丽纱巾,高鼻梁,凹眼睛的大眼睛美女在和老人交谈,这应该是探望的家属。她们都穿着花色的长衫,裹住手臂,裹住腿。身材略胖,可是看起来雍容富态。我一直认为女人戴金子不好看,可是维族妇女戴的金饰是硕大的,花朵图案,从耳环到戒指,无不显示出异域特色,也许是亮丽纱巾的包裹让她们多了些温婉,多了些雍容,也许是她们的肤色的晶润,看起来极其迷人。
新疆的维族姑娘都是大眼睛,高鼻梁,特别有型,在婚前都身材特别好,一结婚后就长得特别胖。听说她们是欧多巴血统,含有美丽和婚后长胖的基因。但在大街上多数是汉族人,要想看真正漂亮的姑娘得到国际大巴扎,那有专门的演出,全是美女。八月正是斋月,这时候去大巴扎是最危险的,有少数捣乱维族人会选在斋月里闹事。我当然不敢独自前往。然而,有失就有得。会议的赞助商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在会议的最后一晚,给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晚宴,还邀请到乌孜别克族的帅哥美女跳起了民族舞蹈,我们欣赏到冬不拉的演奏,听到了乌孜别克族民歌。晚宴就在会场举行的,为了摄影的效果,我还叫主持人收起了会议厅的投影仪。那个夜晚,乌孜别克族的姑娘走下舞台,与我们一起欢歌乐舞,没有去国际大巴扎,也照样欣赏到一次精彩演出,真是学习娱乐两丰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