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系列之一吊兰

办公楼的拐角处,不知何时,被人放置了一盆吊兰,为这幢原本陈旧且呆板的建筑增添一丝生动。第一次看到它安静的呆在那儿,就那么寂寞的张扬的绽放着,尽管已是秋天,却还是郁郁葱葱,仿佛在执着等待自己心爱的人。它

办公楼的拐角处,不知何时,被人放置了一盆吊兰,为这幢原本陈旧且呆板的建筑增添一丝生动。第一次看到它安静的呆在那儿,就那么寂寞的张扬的绽放着,尽管已是秋天,却还是郁郁葱葱,仿佛在执着等待自己心爱的人。它象花一样绽开,婉约动人,抛却了岁月的流转,兀自做着自己的梦。我从没这么仔细的近距离的看过它.纤细的叶子,散发着翠绿的色彩,在叶子中间,长出几根长长的茎,沿着花盆四周下垂着,茎的另一头长出细小的吊兰草,状甚可爱。
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面对路人,它羞涩的低垂着,仿佛静静的想着自己的心事。偶尔的阳光照射到它的身上,那叶子更加生动,如画般诗意盎然。两朵紧挨着的植株,头碰头,肩并肩,象在说着悄悄话,小巧的样子让人心生爱怜。
这几天经常下雨,气温骤降,看它在冷风中一动不动,一点没有萧瑟之态,依然那么骄傲的四散着它的叶子在花盆的周围,那茎的另一头,生生长出叶子来的吊兰草,均匀的分布于四周,鲜活得象遇见春天,竭尽全力地把自己打开,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姿态,形如菊花。此时此境,我几乎忘了正值寒秋,它似乎想抓住这个季节淡淡的温暖逝去前的最后时光。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兰花有淡泊之态,却不甚耐寒。天气很冷的冬季,会生长迟缓或休眠。这吊兰是泊来物,原产自南非,但花姿和耐寒的程度和中国传统兰花似没有多大区别。由于兰花的生长条件很随意,喜阴,模样清新雅致,适合在室内养植,受到人们的喜爱。
于书案上,置一盆兰,捧一本书,静静的享受淡然的时光,诗意而美好。“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兰,以她的质朴高洁,飘逸流畅,与梅,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屈原爱兰,无人能及,不惜用九畹之地种以上百亩蕙兰用来妆饰全身,可见痴迷非同一般。这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到最后投江而去就不难想象了。而孔子也爱被他称为有“王者之香”的兰,却是只要一朵,并感叹“有此美丽,我为何舍此而逐彼?”,因为他懂兰,只爱其香不重其形。我辈不是圣人,自然难以做到,所以风景永远看不够,美丽始终不能从眼前忽视,心的流浪永远不会停止。不由得唏嘘慨叹“今朝剪烛话情深,明日携手是何人?”
每每从吊兰身边走过时的静静相望的短暂时光中总是思绪万千。关于吊兰始于什么时候进入中国,查不到相关记载,她的形态和大多数种类的兰外观基本一致,只是多了下垂的植株。种于盆中,垂下的吊兰草的优美更显雅致。看了不少画兰花的画,很少有画吊兰的。可能传入中国的历史并不久远。今人种吊兰的越来越多,证明她的美丽已深入人心,被称为“空中仙子”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