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公交车的人们

追赶公交车的人们

幽劫散文2025-09-13 16:35:11
多年没有回乡下的老家了,老家在市郊,只要转乘一次车就可以到村口。清晨,我们来到公交车站点,看到许多等车的人,站牌上标明多条线路,不像过去车少时,一个站牌只停一路车。由于我们乘坐的车是市郊线,相对等候时
多年没有回乡下的老家了,老家在市郊,只要转乘一次车就可以到村口。
清晨,我们来到公交车站点,看到许多等车的人,站牌上标明多条线路,不像过去车少时,一个站牌只停一路车。由于我们乘坐的车是市郊线,相对等候时间长一些。
车来了,我们从前门上去,无人售票,乘客要自动投币,只要一元钱,硬币或纸币都行。投币后找个座位坐下来,车就开了。我看着车窗外,这座城市到处进行着拆违拆迁、扩展马路和营造绿地的巨大工程,这是近百年来,除了30多年前大地震把这个百年工业重镇夷为平地,现在就是最大规模的拆迁了。这是城市决策者们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宜居靓城所实施的宏伟战略。车走得很慢,由于拆迁和建设在同时进行,堵车的现象严重,我们乘坐的公交车走走停停。乘客们接受了这个现实,没人说什么,却难掩焦急的神色。我们不着急,回老家只当是游玩。我在想地震前整座城市公交车只有5路,现在我看到了多达67路,地震后恢复建设的市区道路真的不能满足需要了。眼前的建筑显得矮小,道路显得拥挤,没有大都市的样子,怎么能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眼下这座城市已经行动起来了,我从心里为这样的举动加油鼓劲。
在一座立交桥处我们转乘另一路公交车。走了几站路程,进入尘土飞扬一段路,前面正在修一座立交桥,据说本市将新增9座立交桥。眼前有上百辆车堵在那里,我们乘坐的车挤在中间,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不知等了多长时间,司机师傅说:“请大家下车,走过堵车的这一段路,那边有车。”人们知道等下去无望,纷纷下车,钻过拥堵车辆的缝隙,不停的往前走,去寻找那边相同路线的车辆。很不巧,可能是两头司机没有联系好,前面没有等候转接这一群乘客的公交车。我们只好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终点站也没见有车来接。天气炎热,我们已是汗水淋淋,看看一块行走的乘客,十分无奈的样子,纷纷说这桥不知几个月才能修好,恐怕堵车是家常便饭了,坐这路车要吃苦头了。老百姓喜欢就事论事,很多人喜欢每天看新闻,他们知道这座城市正在干什么,大家从心里是赞成的。我在一旁怎么听,也没听到怨天尤人的话语。我不禁想起10多年前从九寨沟回成都的路上,当我们乘坐的大轿车沿着岷江走的时候,前面的山突然塌方,把路拦腰斩断,行人徒步都走不过去,要是等把路修好,最少三天。我们一行决定从对面沿着山路走,从北京来的一个老专家走不动,我们就地请了两个小伙子,背着他过危险的地方。整整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赶到有车辆的路上,这一行人和一辆拉木材的卡车司机商量,他把车上的木材卸了下来,我们上去站在无顶棚的车厢里,一边是险峻的峭壁,一边是湍急的岷江,晚风吹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人们没有抱怨的,多少还有点侥幸,深夜赶到一个县城住下来,第二天赶回城都。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天灾人祸都赶上过了,生活中碰到一时的困难,对历经大地震磨难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到老家和乡亲们相聚,热情的人们说起拆违拆迁、修路、修桥堵车,觉得很新鲜,但都认为修桥、修路是好事,堵车是暂时的。我看到了乡亲们的宽容和理解。
傍晚,我们从老家回来,从终点始发站上车,只走了两站就到了来时修桥堵车的地方,这里又堵满了南来北往的车辆,司机说,下车走过去那边有车。乘客们起身下车,连老人和抱小孩的妇女也下来了,人们匆匆穿过堵满车辆的道路,连跑带巅的赶往停车站点,一个个气喘吁吁。这是这又一辆公交车迎面开过来,到堵车的地方停下,让车上的人下来,就扭转车头过来接我们这群从那边赶过来的乘客,看样子公交车的司机们已经协调好倒换车辆事宜。上午还让乘客多走好几站地,下午就解决了问题,只走一站地就可以换乘同一线路的车了,虽说这一站地是施工的工地,脚下十分泥泞,头上又暴土狼烟,人走过这一段,鞋上、裤子上都是泥浆点,衬衫和头上早已是灰尘满面。谁都顾不上这些了,赶路要紧。
当我们乘车赶到早晨转车的立交桥时,终于让人长长出了一口气,心说这回好了,再上车一会儿就到家了。谁知,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突然雷声滚滚,天刷的一下就黑了下来,等车的人们想打的已经来不及了,此时的出租车早已坐上了人,可我们等的公交车还是不见踪影。倾盆大雨哗的倒了下来,我们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浑身都湿透了。就在我们成了落汤鸡的时候,望眼欲穿的公交车来了。人们一窝蜂似的挤上了车,刚上车的一个老大姐抱怨着司机:“你们这趟车怎么这么长时间,把人都浇坏了。”司机是个年轻姑娘,没等抱怨的话音落地就开腔了:“大姨呀,别说啦,堵车啦,要不是我机灵给领导打电话把车扭头开回来,你们大伙儿还得挨浇哪。”她这一说,车厢里没声了。堵车,现在谁也没办法。
好多年没有坐公交车了,乘坐一天就赶上这么多事情。我看到了乘坐公交车的普通老百姓追着赶着的辛苦,大家要为生活奔波赶路,每天都要起早贪晚来回追赶着公交车,堵车状况让他们工作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今后一段时间,他们为了这座城市的未来还要承受着更多。如果说决策者们是英明的,为了城市的明天更美好显示出超人的胆识和魄力,那么,请决策者们不要忘记,当那一天到来庆祝之时,我们的政府,应该感谢这座城市中为了实现这一切而做出默默牺牲和奉献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追赶公交车的人们,他们是伟大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