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月

那些年月

白衫儿散文2025-05-19 21:48:21
山边的这个小山村,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白云是休闲优雅的,山是黛绿黛绿的,水是清凉透澈的,小泥鳅也无法遁形。纵横交错的溪水把这片土地滋润得很肥沃,村民也不辜负上天的恩泽,报以勤劳的汗水。收获的季节总是可以
山边的这个小山村,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白云是休闲优雅的,山是黛绿黛绿的,水是清凉透澈的,小泥鳅也无法遁形。
纵横交错的溪水把这片土地滋润得很肥沃,村民也不辜负上天的恩泽,报以勤劳的汗水。
收获的季节总是可以看到硕果累累:有时候是西红柿,鲜红鲜红的像一个又一个的灯笼挂在枝头上,如同向村民报喜;有时候是冬瓜,硕大硕大的像一个又一个的小猪崽倒挂在竹棚下,煞是可爱;有时候是甜瓜,小巧圆润的像一个又一个的小皮球躲在叶子下,等别人采摘。即使是农闲的时候,村民也会在田里种上莲藕,待莲花开遍时,别是一番风情。
乡野田间一年四季都有不知名的花儿开着,走在小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也是人生一大乐事。累了渴了,随处可以挑到一块上好的草皮来休息一下,摘个瓜果润润嗓子,不用怕瓜李之嫌,这里的村民可好客了。如果还是有芥蒂之心,那么路旁隔三差五的总会看得到一棵两颗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实,年代久远,年长的村民也无法告知这位勤劳的前人是谁。
耕作了一天的村民乘着落日回到各自的家里。这里的建筑也颇有特色,村里有几排整整齐齐的房子,虽然高矮不一,但是一间连着一间,里面的结构都大同小异,一条长长的鹅卵石铺砌的巷子直通村子外面。小时候还迷过一次路,害怕的直哭,不过好心的大婶不但热情地款待我这位陌生人,还亲自把我送回亲戚家。后来虽然去的次数多了,但还是很费劲才找得着方位。不过迷路了也不再感到害怕,好心人多着呢,而且谁家来了客人,村子里的人大多知道。
到了晚上就更加热闹了,虽没有万家灯火的气派,但是淡淡的橘黄的灯光从厨房透出,巷子里也亮堂堂的。浓浓的饭香伴着各式菜肴的味道诱惑着孩子们的味蕾,于是孩子们捧着饭碗东家来西家去的,在这家夹些青菜,在那家吃块肉。没有谁是关起门来吃饭,听说早些年还真有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晚餐的时候,那家人气最高,主人最开心了,小孩子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的美食家。我也试过,但总觉得不好意思,大多时候都是老老实实地呆在亲戚家里吃饭。
晚饭过后村里的孩子没什么节目,大多是看电视。那时候流行的还只是黑白的二十一寸电视机,但是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兴趣。不过一两个人看没什么意思,大多都是几家孩子聚在一起看。
大人们整理一天的收获,偶尔也串家走户的换些自家没有的东西。例如今年家里种了莲藕,就拿莲藕和别人换些青瓜给孩子们解解馋。当然,如果孩子们在大人门前泄露了馋样,大人也会慷慨地拿些好吃的塞你满满一兜子。
到了更晚一些时候,村子里的大人小孩都会跑到村口的小溪里洗澡,那里有一潭冰凉清澈的溪水,当然了都是些爷们和小孩子。便是路人经过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兴致,夏天酷热的时候就更加热闹了。妇女们就在下游洗洗衣服或者是洗洗头,每家每户都有口井,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亲戚家很远,只有一条九曲十八弯的长长的土公路,下雨的时候路很泥滑,一不小心就要摔跟头;交通也不方便,每次过去都要踩单车,花上一个多小时,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走亲戚的兴致。
渐渐地沙石代替了泥土,水泥代替了沙石。我们也长大了,虽然交通方便了,但不在那么热衷走亲戚。那长长的巷子人家也陆陆续续搬了出来,有些到了城里,有些在公路旁建起了新家,按着常见的小楼房的模样,每家圈出自己的地,厚重的铁门经常紧闭着,只剩一家两户老人还在巷子里守着自己的根。
开发商利用大好的资源开发旅游项目:观光景点、农家乐、农家食肆。城里人争相来度假。我也来过几次,都是去景点玩。每经过亲戚家,看着那些似是而非的昔日留下的记忆,看着紧闭的大门,都不想去拜访一下,虽然总清清楚楚地梦见那些年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