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族企业有望躲过经济的“严冬”吗?

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在持续着,有谁能给高烧不退的地球降降温,美国的救“市”方案让所有懂得经济运行规律的人寒心,美国的新闻部门还在用各种方式,掩盖经济危机对美国各个行业的冲击,美联储的评级让人不寒

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在持续着,有谁能给高烧不退的地球降降温,美国的救“市”方案让所有懂得经济运行规律的人寒心,美国的新闻部门还在用各种方式,掩盖经济危机对美国各个行业的冲击,美联储的评级让人不寒而栗,很多华尔街的大投行,由于政府不再输血全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其中不少已经永远的无法迎接经济的寒冬。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一剂不出的退烧针,但是对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永远都无法起到决定作用,只能治标不治本。企业高烧不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身体内部有炎症,解决这一问题还必须从企业内部找到突破口,然后对症下药,真正意义上做的消炎退烧的目地。
企业的兴旺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定位的精确眼光。企业的寒冬即将到来,值得企业管理层思考的就应该是如何让企业重获新生,直到我们思考。
危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就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来看,是由于住房抵押贷款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各个行业受到冲击,危机已经深入中国,中国政府也在干预,并且初见成效,而问题是危机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应该好好思考。
危机之所以爆发,无外乎生产过剩和消费低迷,而危机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来摧毁人们本来就受伤的心灵。用一个通俗的比喻,08年的危机就像是一面镜子前的蜡烛,我们购买的物品不是镜子前的蜡烛,而是经过精心包装后,镜子里的蜡烛。
美国政府评级机构美联储不仅没能履行自己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并保护消费者合法的信贷权利、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向美国政府,公众,金融机构,外国机构等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的职权,反而给许多信贷银行提供担保让没有钱消费的穷人去消费。
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我是刚刚工作不久的工薪阶层,住在旧房子里,有一天,我接到银行的通知,银行说他们可以贷款给我许多钱,让我买一套新房子,我就问我一无所有我用什么抵押呢,银行说因为我有工作,银行可以贷款给我不需要抵押,我就卖了旧房子,贷了款买了新房子,贷款银行要求我十年还清,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办理了这样的贷款。第三年,房价涨了而且我失业了,我跑到银行去说:银行,对不起,我失业了,贷款换不了了,你把房子收回去吧。银行说既然这样那就收回吧,涨了的那部分房价银行自己承担。我一个人说失业了不要紧,所有的买房的者都对银行说自己失业了,就这样次级住房贷款就引发了金融海啸。
银行精心的设下了这个圈套,让贫苦的美国民众上了当,丢掉了自己本来有的那套住房,让人们流利失所。它所经营的是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保险业,一些人就靠着保险来生存,AIG的金融服务部门主要涉足飞机与设备租赁、资本市场、消费者融资与保险金融资。AIG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飞机租赁、资本市场与消费者融资。
中国的私人企业自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延续了30年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家族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的确保证了家族企业的兴旺发达,但是这种封建的家族式管理方式却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管理层的先进性,父辈的管理使得公司有了一定的发展可是到了下一代,管理理念的偏差很可能葬送了公司的整个前途,这就是带有中国封建家族色彩的企业。
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的兴旺取决于管理层的眼光,和管理层的胸襟,作为中国企业的所有者,应该效仿西方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把经营权交给能为企业创造比自己人创造出更高价值的非家族成员,家族内部成员只要紧紧抓住企业的所有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经营企业的重担压在家族成员的身上,往往这样的企业在经济危机来临之时才能幸免于难。
曾经建立个庞大“金融帝国”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企业拥有大约60亿美元的金钱储备,操纵够好几届美国总统大选,但是由于封建的家族式经营已经在现代企业中无法立足,渐渐的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能进行有效地经营导致企业难以度过一个个严冬。
中国式家族企业的不足之处恰恰影响了中国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没有企业运营经验的投资人,有必要以史为鉴,学会放手,如果能进行有效地企业改革,那么经济危机所产生的“企业的严冬”将永远冻不死,有眼光的中国的企业家和自己的企业。
我们一定要信心百倍,战胜危机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心愿,只要方法对头,美好的心愿一定能够实现,我们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自己的企业团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企业打拼出一片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