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即我家

此心安处即我家

鬼婆婆散文2025-08-24 07:10:56
刚学英语的时候我分不清home、house、family的区别,认为它们都是家的意思。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住的房子叫做家呢,还是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地方叫做家呢?对于我来说是后者。我记忆里最初的家园在
刚学英语的时候我分不清home、house、family的区别,认为它们都是家的意思。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住的房子叫做家呢,还是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地方叫做家呢?对于我来说是后者。
我记忆里最初的家园在一个被包围在黄土高坡深处的小村子里。那个叫做富家坪的小村子最东面有一串窑洞院,我和我的外公、外婆、小哥哥就生活在那里。院子跟其它北方农村的院子没有多大差别,但那时却是我生活的乐园。
不必说院子里种着各色蔬果的菜畦,春天时飘着诱人气味的香椿树,秋天时满院的紫红色葡萄;也不必说庄稼收获时坐在草席上打葵花、冬天在雪地里支着竹筛捉麻雀的情景。单是院墙上歪脖子的杏树、院门外长满大叶子的核桃树、屋后用来积水的小池塘就有说不尽的回忆。更不用提牛圈旁用来堆放杂物的小窑洞,那是我和小哥哥偷偷喝酒的秘密机地。
听姨妈说她小时候曾从窗户望见院子里有提着红灯笼行走的小人儿,于是在那些我生病不被允许外出的晚上就常常趴在窗台上望着院子。但他们还没有再一次出现,我就为了上学搬到了父母居住的地方。
那是一种被统称为自建房的小平房。它们低矮、昏暗,吃水也不方便,常常使我羡慕姨妈家宽敞、明亮的楼房,但却是我记忆最深刻,感觉最温暖的地方。
就是在这个地方,不论晚上我学习到多晚,都有妈妈坐在身边静静地织着毛衣。
暑间的夜晚,睡不着的人们常常坐在院子中间乘凉,间或讲一些口耳相传的笑话和鬼故事。那时候我常常想起家乡窑洞院子里的小人儿:假若那时我真的见到了他们,会不会像亚瑟一样成为他们的朋友。可惜那个院子已经卖给别人并做了翻修,那些假设也只能成为猜想了。
很多下着大雨、大雪的傍晚,我放学从学校步行回家,心里想着房间角落里的小铁炉、想着妈妈做的汆羊肉片汤。直到现在,这样的场景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后来,我们终于也搬进了现在这所宽敞的楼房居住,但我却对它没有多深的感情,或许是我常年在外地上学很少回家的缘故吧。
曾听人说过“衣是记忆的承载”,我想,房子也是。
这所房子里的回忆大多是悲伤的:在这里,我第一次发现从前能给予我一切的外婆变成了一个有着尿骚味的老太太;在这里,等待着父亲因为工伤在医院做手术的消息;在这里,妈妈因为劳累过度昏厥的场景;在这里,外婆因为节肠癌疼痛流泪的样子。还有,我为了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躺在被子里痛哭的深夜。
在不久的将来,我也将要结婚,有一套属于我和另一个人的房子。不论那套房子有多少坪米,位于什么地段,我都希望它有一个向阳的凉台,然后在那里放一个背靠背的藤椅。我们可以坐在椅子上看书、聊些家常的小事,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坐着。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背对背坐在地毯上,谈谈心事,聊聊愿望。
一直到白头。
这就是让我心安的家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