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文
这是一则小时候听来的故事,因年深日久,只剩个模糊印象。今根据点滴记忆,自己加油加醋将其重新编造一篇如下。有一封建家族,贫富不均,富人常常瞧不起穷人,没事找事拿穷人开心。然而他们这些富家子弟钱多不会读书
这是一则小时候听来的故事,因年深日久,只剩个模糊印象。今根据点滴记忆,自己加油加醋将其重新编造一篇如下。有一封建家族,贫富不均,富人常常瞧不起穷人,没事找事拿穷人开心。然而他们这些富家子弟钱多不会读书,穷人子弟,天资聪慧却读不起书。
他们立下的族规,每年清明合族人祭祖,由各房子孙轮流牵头(作东)。公尝里有一部分贴付资金,用于买香烛、三牲,请礼生写读祭文等等。那些富家子弟,虽然请私塾老师授课多年,却连个祭文也不会作,每年祭祖时,只好花钱请临村的秀才代为。
其实临村的秀才也不会作祭文,但他读到古人的祭文范本,于是将其抄了塞责。年年清明,祭文千篇一律,那位秀才将范文重抄了一遍,便带到他们祭祖的地方照本宣科地念。其文曰: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子孙某某等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之奠灵曰:
昭光流易,已届清明。桐花将放,柳絮将棉。追念光德,倍觉怆然。礼应报本,祭礼宜虔。谨具牲醴,列陈粗筵。恭申祭告,佐以短篇。伏唯尚飨。
后来这牵头的轮到一个穷汉,穷汉虽穷得读不起书,却是个精明的料子,他想,请秀才写祭文得付给一笔费用,不如将这钱省下来,还可对付几日油盐钱呢。于是他决定自拟祭文。
由于他年年听秀才所念的祭文,大致格式已熟记于心,开头无非就是:“公元某年某月某日,子孙某某等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之奠灵曰:”结尾也少不了“伏唯尚飨!”于是他就自草一篇祭文,文曰: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子孙某某等敢昭告于列祖列宗之奠灵曰:
天一放亮,老鼠爬墙。木棒一敲,掉进尿缸。捞起洗净,觉得不脏。秤了一下,足足四两,滚水一烫,把毛拔光。用油一煎,吱吱作响。加点姜葱,味道更香。加水一煮,有肉有汤,不用钱买,有荤可尝。下酒配饭,滋味相当。三五分钟,吃个精光。剩条尾巴,伏唯尚飨!
当他读罢祭文,引得全族子孙哄然大笑。想找他的岔子,却没有理由,因为格式上能符合范文式样。至于那位秀才每年所念的祭文,他们只听得到是四字四字一句有韵罢了,究实是什么内容,什么意思,根本不懂。这个穷汉所念,虽然滑稽可笑,他们却连这样的都编不出来。只好服输认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