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我最爱的景,无非是清晨雾霭霭的美。阳光透过阴云,闪烁的微光经过雾气的折射显得温和美丽。无论大树绿草,江河海洋,蒙上一层雾气后就仿佛美人的蒙纱般神秘叵测,然而就是这种神秘的美,深深地吸引我,如同我喜爱的文学——朦胧诗。
“用抽屉锁住自己的秘密/在喜爱的书上留下批语/信投进邮箱,默默地站一会儿/风中打量行人,毫无顾忌……”北岛的作品《日子》像钥匙般打开了我的心。没有直白的心情,只有片段中连接在一起的动作,如同老电影般令我回味无穷。这便是我心中的诗,梦里看花花正红。
诗人们的心是浪漫的,读诗者的心更加浪漫。在诗人们所描绘的草原中寻找一朵小花,更诗意的解读让朦胧诗永葆鲜艳。然而并非每首诗都只为心情而做,它同样可以寄予哲理、批判与愤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北岛笔下的诗同样带着抨击恶人的最强音,也带着无限唏嘘。但又不仅仅是这样。他的《一切》似乎是全部以陈述句诉说无奈,但其实,句号何尝不是潜藏的问号?是的!他在等待一个懂他的人来否定这些无奈,重新带给他光明。这个人便是舒婷。《这也是一切》恐怕正是北岛心中最渴望却又不敢相信的答案罢。
有一些诗句,正因朦胧所以才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的《远和近》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他似乎可以指代很多事,但又好像不是。一首诗有千万种解读,恐怕只有朦胧诗才有如此资本。
我喜爱朦胧诗,不仅为她的飘渺,为她的诗意,为她淡淡的哲理,为她深刻而含蓄的思想,更因为我能从诗中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雾里看花,看的不是作者,而是自己。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梦里看花,花中看朦胧
要说我最爱的景,无非是清晨雾霭霭的美。阳光透过阴云,闪烁的微光经过雾气的折射显得温和美丽。无论大树绿草,江河海洋,蒙上一层雾气后就仿佛美人的蒙纱般神秘叵测,然而就是这种神秘的美,深深地吸引我,如同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