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间若干年过去了,小学班主任陈来文老师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教学理念一直萦绕着我。如今我也从事教育工作,追忆起、回味着我当小学生那时他对学生的一些做法,至今令我无法释然,难以理解和困惑着我,但又使我无法忘怀……
记忆中的陈老师那时二十出头三十不到,瘦高个子,一双深邃的眼睛充满着智慧。他外表沉稳,不善言谈,不愿与人沟通,整天板着一副冷面孔。学生和老师们私下了议论说他是“纯粹的老阴天,像是有人有什么事对不起他,或是有人欠他钱不还他似的。”
陈老师的脾气非常暴燥,但一般轻易不发火,一旦发起火来如江河奔泻一发不可收拾,蛮横气十足。因此,老师和学生都尽量躲着他、不敢惹他,对他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就连顶头上司王校长也惧怕他三分。
陈老师对他教的学生要求特别严格,上课之前只要他在教室门口一露身影,教室里立马变得鸦雀无声。即便是这样,每当陈老师走向讲台要做的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手中的课本和备课手册之后,将教杆拿在左手,右手拿起黑板擦在教桌上常规要敲两下,颇像战场上一个军事指挥官,命令道,同学们,上课了!
陈老师的粉笔字写的特工整特漂亮,讲课特棒,妙趣横生,旁征博引,没有半句废话,格外引人入胜,全班四十六个同学,很少有不认真听讲的。但偶尔也有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个别学生,私下里做个小动作或小声说个悄悄话,一旦被发现了,陈老师边讲着课,目不斜视的盯着你,边将手中的一块粉笔头扔过去,而且打的特准,不偏不歪恰到好处打在你的头顶上,不管你在教室的哪个位子上坐着,绝对都不能逃脱他这一掷。那时我就想陈老师若是打篮球的话,肯定是命中率百分之百的主,可我从来没见陈老师打过篮球。
无特除情况陈老师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他习惯要求同学们课堂上当堂完成作业。一旦布置下来作业,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随随便便离开课堂的,不停地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假如发现那个同学做作业稍有怠慢、不认真去做,他不直接告诉你,就在你的头上猛然狠狠地来一教杆。学生都怕打,更怕丢人,谁也不想挨陈老师的教杆,时时提醒着自己。所以,同学们都乖乖的、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做作业。课堂上调皮捣蛋不认真写作业的基本上是个别的男同学,女同学几乎没有。当然,陈老师是轻易不出手教训自己学生的,除非气不过,忍无可忍。
课外活动和课间休息时,偶尔有同学之间发生口角,甚至动起手来,之后双方找陈老师说理去,陈老师不批评任何一方,上课时让打架双方站在教室内北边的靠窗口处。记得那窗口有两块玻璃坏了,学校里多次来人修,陈老师不允许修。一旦遇上冬天寒风嗖嗖的吹,让打架双方的同学站在窗口,冻得他们直发抖。站过窗口的同学体会到其中滋味再也不敢打架了。据学校的老师们说,这一手不是陈老师自己的发明,是香港警察的做法,他是跟人家学来的。
谁上课迟到了,陈老师也有妙招,不问原因,不分青红皂白,不听任何解释。进教室后,也决不耽搁你听他讲课,但要罚你站着听他讲完一节课。
陈老师对待学生的这些做法,教师会上也有过讨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学生也回家说过,社会上也都在传,但没有一个学生家长提出异议。相反,还有好多学校的老师非常崇拜他、不断地效仿他。因为学校同一年级的四个班,陈老师教的班不分期中、期末,还是抽考,考试成绩每次都是第一名,初中升学率特高,让人不得不服。高小入学头一天,学生分班争着抢着到他班上去。在其他班学习不好的孩子,学生家长往往求情到学校,不管不顾其他老师的感受,要求校长将自己的孩子调到陈老师的班上去,想让陈老师好好给调教一下。家长们还振振有词,说什么农民种地图个收成,孩子上学考个成绩比什么都强,孩子吃点屈不算什么,值,划得来。
在当时,看起来陈老师的一些做法非常不可礼遇、不近人情,难以让人理解。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却不这样认为,说他城府很深,他有他的独特见解,他有他做人的准则,他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有他的一套教学方法,应该说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优秀教师。
据同学们和我的观察,其实陈老师还有他的另一面,他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心细,颇具同情心的人……
一次体育课上,我不小心碰破了鼻子,鲜血直流,体育老师和同学们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操场就在校办公室的窗前,陈老师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不是他的课,本不该属于他管,当他听见同学们嚷嚷,说有同学的鼻子碰破了。陈老师急忙放下手里的工作,奋不顾身冲向操场,一句话没说将我抡到后背上,背起我就跑,一口气跑到村卫生所。医生急忙给我的鼻子止血,陈老师在一旁担心的问,医生,要不要紧?医生说,不要紧,就是鼻子碰破了出点血,一会儿止住血就好了。我的鼻子不出血了,这时我才发现陈老师的眉宇间、脸旁上挂满了父亲般的慈祥、担心和顾虑。这同时我看见陈老师身上穿着的雪白衬衣上到处都是血迹,我一时为之感动,于心不忍的对陈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的鼻血将您的衣裳给弄脏了,回学校后,就让我给您洗洗吧!走走走,小屁孩!
学校离家近的同学中午放学可以回家吃饭,我们班有十几个同学离家四里多路,中午回家吃饭来回耽搁时间,有时甚至耽搁上课,于是只能自带干粮中午在学校里吃,我也属于这种情况。开学的第一天,选我当班长后,陈老师就嘱咐我说,办公室后面是伙房,中午你和同学们一起去打桶开水来之后再吃饭,记着打开水要早去,去晚了就没开水了。吃过干粮之后必须喝点开水,这样身子暖和不生病。中午伙房师傅仅烧一锅开水,五六年级有八个班,打开水的学生很多,没有人去平均分配开水,这就造成了有的班同学不自觉,去得早的同学开水打多了喝不了浪费了,去的晚了打不上开水没水喝。因此,各班同学争相早去伙房打开水。早去打开水的同学多了,后面打开水的同学一个劲的嚷嚷,前面自觉点自觉点!就是这样,有时去得不是太晚也照样打不上开水,除非你是头三四个打开水先到的。每当我们班同学喝不上开水时,陈老师了解后对我说,你先回班上去,我来想办法。二三十分钟之后,陈老师就亲自将开水送到班上来。
一年后,我们才知道,每当中午吃饭时我们同学们
别样的园丁
弹指间若干年过去了,小学班主任陈来文老师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教学理念一直萦绕着我。如今我也从事教育工作,追忆起、回味着我当小学生那时他对学生的一些做法,至今令我无法释然,难以理解和困惑着我,但又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