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孩子撒谎时
撒谎作为一种性格因素,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作为不良习惯,撒谎多具有负面意义,很多文学作品揭示了撒谎给我们生活诸方面带来很大的危害。最经典莫过于儿童故事《狼来了》。故事中,牧童因为
撒谎作为一种性格因素,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作为不良习惯,撒谎多具有负面意义,很多文学作品揭示了撒谎给我们生活诸方面带来很大的危害。最经典莫过于儿童故事《狼来了》。故事中,牧童因为多次欺骗村民,散布“狼来了”的谎言,村民多次上当,叫苦不迭。可是有一天狼真的来了,他再呼喊“救命”,也没有人相信他的话。结果,他本人差一点被狼咬死,放的羊也被狼祸害很多。此外,还有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更有意思,他一旦撒谎,鼻子就会自然变得很长,甚至在房间内都无法转身,他也是深受撒谎之苦。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习惯于撒谎,他们有的是为了逃避学习,有的是想念亲人,有的是满足虚荣心……种种表现,不一而足。他们编造谎言,以假乱真,让其他人上当。
我邻居家孩子小雨是个爱撒谎的孩子。她今年才十岁,上小学三年级,聪明伶俐,很讨人喜爱。据他父母讲,小雨可是“瞎话篓子”。如果她想要一个漂亮的铅笔盒,她会说是学校老师要求大家都买的。当她无意打碎了家中花瓶,她会说是小猫咪干的,和她无关。尤其恼火的是,每当问及学校布置的作业,她搪塞说没有布置。爸爸妈妈听信了她的一面之词,直到有一天接到学校通知,班主任责备小雨经常不完成作业时,家长才明白小雨又在撒谎。我邻居很苦恼,他们很纳闷,小时候天真乖巧的女儿怎么会变得陌生起来。每次小雨说谎话时神情自若,毫不慌乱。面对这个孩子,他们很无奈,也很无助。
心理学家称,撒谎是儿童时期很普遍的性格特征,不必过于着急。谎言是怯懦的象征,愿望不能达成时,孩子常常选择撒谎。而且,《犹太法典》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答应给孩子东西却不兑现,这样也会使孩子学会了撒谎。
既然了解了造成孩子撒谎的原因,就要从撒谎的表现类型来分析。七岁以下的孩子,心智还没有达到完善阶段,他们有时不能把现实和想象区别开来,这时候的谎言常常具有幻想性质。讲起话来,有点夸大其词,甚至把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也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譬如,根本没有吃过某种事物,偏偏给别人“吹牛”说“星星”很好吃,爸爸昨天还给他到天上摘过。有的谎言是属于补偿性质的。孩子长期缺少父母陪伴,渴望父母回来,那么会向别人撒谎说自己父母回来了,还给自己买了新衣服等。孩子的学习不能达到父母或老师的预期目标也会撒谎,譬如本来没有考到高分,就自己改试卷分数,或见人就说自己考了100分。这样做,为的是博得父母和老师的笑容,获得长辈的肯定。
我们对孩子的谎言在苦恼的同时也要甄别对待,不可一棍子打死。有人别出心裁的提出观点:尽管撒谎不是好事,但是从心理学的发展规律来讲,撒谎的孩子在心智上比不会撒谎的孩子更高。对此说法我们不妨借鉴,但要谨慎对待。
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我们要从小抓起,从细节入手。作为父母和老师,要以身作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在行为规范上,从小对孩子要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儿童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有限,泛泛说教不能让孩子接受,因此家长应该把日常行为具体化、更细致点,让他们明白怎样做合乎做人准则,是正确的。
其次,发现孩子撒谎时,要维护孩子的尊严,不要当面揭穿,要讲究教育艺术。孩子撒谎时,我们凭借经验应该能判断出这些不实之词,但是不要立即揭穿“骗局”,给孩子留下“脸面”。爸爸妈妈完全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做错了事,也不愿意承认错误,我也感到不高兴。爸爸(妈妈)相信你知道怎样去处理,也希望你能改正错误,否则就要狠狠惩罚你了。”
然后,鼓励孩子实话实说,不说假话。谎言一旦说出,继续掩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是用谎言粉饰谎言。华盛顿小时候用斧头把父亲心爱的樱桃树砍断了,当问及谁干的,小华盛顿勇敢地承认错误。父亲拥抱着他说,诚实的孩子要比樱桃树珍贵一百倍。父亲正确的引导也造就了一代伟人。
最后,如果孩子惯于撒谎,也不要迁就,要适时对其不良言行给予适当惩戒。这也是很多家长无计可施时作出的最后选择,但是要注意惩罚的策略和方法。棍棒之下未必全出孝子,有时候会出逆子。有的孩子长大之后撒谎就是为了报复父母,故意激怒父母。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走进林坑
下一篇:从影片《捕鼠记》想到的话题
相关文章